语文教案-做什么事最快乐

来源: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12-10-09

《做什么事最快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本课六个生字及绿线内的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语气。
3、能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重难点:
1、在多种形式的练读中渐渐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语气,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利用段落结构相同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并进行句式训练。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小黑板、头饰、图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生字词还认不认得。(把生字词卡片分发给学生,请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带着全班同学一起认读。)
二、交待目标。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小青蛙了解一下,做什么事最快乐。我们还要比比哪个孩子读书读得最棒,能模仿不同的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看挂图,学习一自然段。
1、图上画的什么地方,住着谁?(指名答。)
2、这是一只好学的小青蛙,老爱问个为什么。(出示小青蛙图片,问号图片。)
3、读读一自然段,看看小青蛙又在想什么?(自读,指名读。)
 谁来评评这个小朋友读得怎样?(指导从声音是否响亮,读得是否流畅,字音是否读准等方面评议。提示问句的语气后,范读,自由练读,齐读。)
三、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1、自读二至四自然段,思考:(小黑板出示)
      小青蛙来到                         , 问                        ,得到的答案是                                 最快乐。
2、按要求读文。
3、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要求:组长按黑板上的提示逐一提问,组员发表意见,别人发表意见时请认真听。
4、集体交流讨论结果。
小青蛙来到哪里?问谁?得到的答案是做什么事最快乐?(指名答、师出示图文结合的板书。)
重点指导其中一个自然段的朗读。老师相机提示:(1)小青蛙该怎么问?(2)小青蛙是怎么称呼他的?啄木鸟叔叔(或水牛爷爷、或蜜蜂妹妹)的话该怎么读?(指名模仿这种角色朗读、评议、师范读、自由练读、再指名读、齐读。)
在掌握了问话和回答的语气后,另外两个自然段让学生同方分角色练读后,请同方表演读,评议后分男女生读。重点提示不同角色的语气。
四、学习五、六自然段。
1、小青蛙得到的答案一样吗?小青蛙弄明白没有?(齐答)
2、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看看该怎么读?(自读、指名读、范读、自由读、再指名读、齐读。)
3、妈妈怎么回答的?谁来模仿妈妈的语气读一读?(指名读。)
4、妈妈为什么这么说?啄木鸟(水牛、蜜蜂)为什么觉得捉虫(耕地、采蜜)最快乐?(四人小组交流后指名答。)
5、小结:啄木鸟、水牛、蜜蜂每天都在辛勤地劳动,他们靠劳动养活了自己,也为别人服了务,所以觉得最快乐。
6、让我们学着青蛙妈妈的语气,把这段读一读。(齐读。)
五、朗读全文。
1、请你自己读读这篇课文,想想在待会儿的朗读表演中你将扮演谁?把这个角色要读的话找出来自己读一读。(自由读文。)
2、按角色分组,选定组长,戴好头饰。组长带领大家练读该角色要说的话,师巡视指导。
3、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延伸。
1、你还知道身边哪些小动物在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指名答,小猫、小狗、公鸡、蜻蜓等。)
2、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为什么?(指名答。) 
3、你认为你做了什么事会最快乐?小黑板出示:我   在哪儿          做什么   最快乐!(指名答,师从在家、在校、在社会上等方面指导学生说完整话。)
4、小黑板出示:我长大后,当                 ,为别人                 ,最快乐。(指名答,引导学生谈理想,教育学生为社会、为他人服务。)
5、总结:请大家在课后继续观察周围的小动物是怎样活动的,周围的人是怎样替别人着想的。希望你们坚持做对别人有用的事,让自己天天快乐。

    更多精彩文章

    • 小学语文教案: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 小学语文教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统编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 《我是什么》快乐练习:习题精选
    • 《北京亮起来了》快乐练习:试题
    • 《最大的“书”》快乐练习:试题
    • 《小柳树和小枣树》快乐练习:习题精选
    • 《葡萄沟》快乐练习:强化练习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
    • 《风娃娃》快乐练习:习题精选
    • 《祖国山水多美丽》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说教法”设计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 教学设计
    • 《小山羊和小灰兔》教学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