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教学建议

来源: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12-11-30


地位分析

本课包括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国民政府危机四伏三目。主要介绍了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等重大历史史实,从而使解放战争敌我态势发生转折,蒋介石在军事失利的同时,政治、经济、外交也陷于危机之中,从此中国的反动派加速了灭亡的步伐。

教学思路

本课以我军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为主线,国民党军事失利的同时,政治、经济、外交也陷于危机中。内容精彩,故事性、趣味性强。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讲述法等。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本课内容中自主选择其一,组成小组,通过课内外收集资料,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如故事会、多媒体展示)相互交流,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体会当时错综复杂的历史场面。教师也可通过问题,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这一时期的历史。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利用地图加深对这一时期事件的理解。

重点分析

解放战争第一年敌人进攻我方防御,而敌消我长的原因就在于我军成功的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由此决定了战争的力量对比和发展态势,使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使学生明白: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军队的数量、装备、外援,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心向背和是否能够运用正确的作战方针和作战方法。

难点分析

战争的胜利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学生往往片面理解为单纯的军事上的胜利,难以全面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共产党取胜的原因,主要由于党中央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解放军的英勇作战,更由于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

重点突破方案

对于粉碎全面进攻,突出毛泽东的“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从战略战术两方面阐述,突出其英明正确;粉碎重点进攻重在陕甘宁,主要分解为三个问题:中共中央为什么要主动撤离延安?为什么要转战陕北?中共中央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对付敌人的进攻?讲述战争进程时,利用图示法进行教学,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以增强教学效果。

课堂导入  

方法一:在解放战争中,陈毅将军在孟良崮战役胜利后曾挥毫赋诗,诗中写道:“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点点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上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陈老总还借用《三国演义》中的典故,将孟良崮战役豪迈的称之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那么孟良崮在什么地方?孟良崮战役是怎么回事?在解放战争初期,敌强我弱,我军是怎样以少胜多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

方法二:(打出延安的图片)毛泽东曾说:延安是我们的,我们在这里开了窑洞,种了小米,学习了马列主义。延安,这个人人想去的、充满阳光的地方,一直有着“革命圣地”的美称,是共产党的首都和指挥中心。毛泽东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十几年,共产党在这里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为什么还要撤离延安呢?(看蒋巡视延安图)当蒋介石不无得意的踏上延安这块土地后,他的“剿匪”大业真的大功告成了吗?学习了这一课,你就会明白的。

方法三:1946年6月,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发动全面内战。(电脑显示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对比图)从国共双方的兵力、装备拥有人口和地区看,哪一方占明显优势?(学生回答)许多友人都为共产党捏一把汗,可是毛泽东却在战争一开始就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为什么毛泽东能如此断言?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学完了这一课你就会找到正确答案的。

    更多精彩文章

    • 全面内战的爆发 教学建议
    • 蒋家王朝的覆灭 教学建议
    •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 教学建议
    • 民国时期的文化(二) 教学建议
    • 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教学建议
    • 抗日救亡运动 教学建议
    • 神圣抗战的开始 教学建议
    •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教案
    • 全面内战的爆发 教学设计示例
    • 戊戌变法 - 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教参
    •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教案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