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与语言功能操练

来源:好学堂发布时间:2014-07-11

  传统的教学中,听的活动一般包括在以句型或课文为中心的综合教学中,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信息的输入,即以语篇内容为目的的听的活动明显不足。实质上,句型中围绕语言形式的听从严格意义上说并非是"真正的"听,这一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第一,语言形式的操练往往注重音素和音素群的区别和辩认,注重音位的变化,注意词与词间的语法关系等,然而,对这些知识的操练和掌握,并不一定意味着学习者能在实际使用语言中,演绎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学习者对一种新的语言的语音和音位的敏感性往往是在实际使用语言中逐渐获得的。这种敏感性的获得,不仅依*在使用语言中演绎性地运用学过的知识,更依赖归纳性地领会和掌握相关的知识,而语言功能操练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领会和运用听觉感知知识的机会。
  第二,听是对口头信息的接受和解码,是一种最基本的交际行为。无论听什么,只有在无须注意说话人的表达形式,只注意其说话内容时,才能有效地把握信息,达到交际目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听力教学的本意应该是使学习者获得直接听取信息的能力,即交际意义上的听力。现代语言教育学理论认为:充分的以理解语篇内容为目的的语言输入,是形成交际性听力乃至决定整个语言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此外,有效的听力培养必须对听的技能技巧加以针对性训练。
  第三,既然听力理解的过程是对语言信息的解码和意义再构建过程的结合,那么,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求听者的积极参与外,听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语用学知识与听者的纯语言知识同样重要。对这一点,O’malley &Chamot在1990年公布了他们的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听力理解好的学习者和差的学习者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呈显著差异。听力理解好的学习者较多使用的学习策略包括:有选择性地集中注意力,根据上下文推断意义和运用背景性知识辅助理解。我们知道,语言形式的操练几乎完全排除了对背景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的考虑,但是语言功能操练却往往能弥补这一缺陷。
  综合上述三个原因,听力教学应在训练语句成分听辨的基础上,训练语篇内容的理解,同时在听速与难度上达到一定指标。  

    更多精彩文章

    • 通过电化媒体,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 初一英语教学反思六——听力教学
    • 听力教学
    • 训练听力的几种方法
    • 听力与听者的情绪状态
    • 听力教学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 听力教学反思
    • 如何组织听力教学
    •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语言
    • 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语言,到事半功倍
    • 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猜词秀
    • 英语练习课的教学反思
    • 浅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 关于优化英语教学过程的思考
    • 教知识,先教学习方法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