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教学案例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5-04-01

《2008,北京!》生动地记叙了2001年7月13日晚上北京人民热烈欢庆申奥成功的沸腾场面。把课文读了几遍,那无法言表的骄傲和自豪感在心中涌动,心也跟着沸腾了起来!历史的精彩瞬间成为了永恒的欢乐,那一刻,北京沸腾了!全国人民沸腾了!如何让二年级的学生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如何让他们体验这种欣喜若狂的欢庆场面呢?教学时我就抓住了“沸腾”一词。
师:小朋友,看看“沸腾”的“沸”字是什么旁?
生:是三点水。
师:那沸腾一般所指的事物是什么呢?
生:应该是水吧。
师:是的,“沸腾”一般是指水开时候的样子,小朋友有没看到过水开时是什么样呢?
生:我看到水开时冒着热气。
生:还有气泡呢。
师:水花不停地翻滚,水蒸气的力量把壶盖不断地顶起来再顶起来。那人群沸腾是怎样的呢?
师:(创设情景)小朋友,2001年7月13日晚上,中国大地上可以说是万人空巷。想想人们都去哪儿了?
生:都去天安门了。
师:北京的居民可以去天安门,可是其他地方的人呢?
生:都在家里电视机前面守着呢!
师:是的,很多人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当时,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走上了宣讲台,拿出了一个信封,开始读起来。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就是当时的亿万观众,老师现在来当一回萨马兰奇,请听我宣布:2008奥运会的举办城市是——(故意停一下再说)北京!
生:(小朋友们跟着欢呼起来,教室里沸腾了。)
师:小朋友,当时北京的人们就象你们现在一样,心里是无比的激动,让我们一起到天安门广场去看一看吧。学习第三自然段。
简析:“沸腾”一词可以说是本文的文眼所在,而学生又是很难想象和理解当时人们的心情的。教学中我先联系生活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意思,然后再创设情景,尽量拉近学生与历史的那一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中的,让学生对当时场面的紧张、我国申奥的快乐也能有所体会。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再一次从文字中去品味“沸腾”。 第三自然段中,妙词连连,勾画出了欢腾的画面。在小朋友自由读的基础上,我请他们谈谈从哪些词里能够感受到“沸腾”。大家纷纷发言:人山人海、四面八方、像潮水一样涌来——写出了人数之众,写出了人群蔚为壮观的情景;欢呼着、跳跃着、一次又一次、抛向——勾画出了人们欢欣雀跃着,好像是不管多少次抛起鲜花,都不足以表达自己喜悦的劲头;不知疲倦的飞奔——多么传神,奔走相告,没有人觉得累。长龙舞、锣鼓敲、礼花放——真是欢乐的海洋!理解了再指导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更多精彩文章

    • 《北京亮起来了》快乐练习:试题
    • 《我选我》教学案例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案例
    • 《秋天的图画》教学案例
    • 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纸船和风筝》教学案
    • 《北京》教材简说
    • 《我们成功了》教学案例
    • 《守株待兔》教学案例
    • 《北京》教学设计1
    • 《北京》快乐练习:习题精选
    • 《坐井观天》“说教法”设计
    • 《小山羊和小灰兔》教学反思
    • 《祖国山水多美丽》教学设计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