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教案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04

教学目的
1 初识《诗经》中“风”的特点。
2 了解“诗”的反复叠唱。
教学设想
《诗经》中的诗,学生开始接触,《诗经》,“国风”,应给学生作一简要介绍。
课文中的词语、诗句,应逐一讲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理解本诗的内容和特点。
用30分钟讲完本篇。
教学重点
1 《诗经》简介,“国风”的特点。
2 本篇诵读的节奏。
3 反复叠唱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诗经》简介。
教师:《君子于役》是《诗经·王风》中的一首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有周代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又叫“国风”,包括15个地区的诗歌。周王朝的都城原先在镐(hào)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后来周平生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称洛邑为王城,“王风”就是洛邑地区的诗歌。“风”诗大部分是民间歌谣,这些诗歌描写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反映了百姓的思想感情。
二、范读课文。
三、正音
曷(hé) 埘(shí) 佸(huó) 桀(jié)
四、学生诵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基本上是两字一逗)先叫一名同学朗读,然后让全班齐读。
五、讲解课文。

第一章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君子”: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于”:在。“役”:服兵役,戍守边疆。“其期”:指丈夫服役戍边的期。“曷至哉”:什么时候才回来呢;“曷”,何时,“哉”,表疑问。
提问:这几句描写什么?
讲解:这几句描写妻子思念自己服役戍边的丈夫,企盼丈夫能早日归来的心情。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栖”(qī):鸟类歇息。“于”:到。“埘”:鸡窝。“日”:天,一昼夜。“夕”:傍晚。“下来”:意为回来。
提问:这几句写什么?
讲解:这几句写她看到天傍晚,鸡回窝,牛羊归家,不由得涌起思念丈夫之情。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如之何”:如何,怎么。“勿”:不。“思”:想念。
提问:结尾写什么?
讲解:结尾这两句直接写出妻子想念戍边在外的丈夫的心理。

第二章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不日不月”:不计日月,没有期限。“佸”:相会。这几句也是描写妻子思念长久戍边在外的丈夫,企盼丈夫能够早日归来相聚的心情。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佸。”“桀”:小木桩。“括”:到来,会合,这几句也是描写天傍晚,鸡回窝,牛羊归家,妻子不由得涌起思念丈夫之情。
“君子于役,苟于饥渴?”“苟”:或许,也许。结尾 这两句直接描写妻子惦念戍边在外的丈夫之情,他默默祝愿丈夫在外不要受饥受渴。
写作特点
提问:这首诗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点?
讲解:这首诗以反复叠唱的表达方式,抒发妻子对久役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君子于役”,各章开头,结尾反复重唱,两章反复叠唱;久役在外,天已傍晚,想念丈夫,这些意思两章反复加以表达。


    更多精彩文章

    •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岳阳楼记教案
    •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湖心亭看雪教案
    • 《未选择的路》教案1
    • 《愚公移山》教案3
    • 苏教版《〈雪〉四人谈》教案
    • 苏教版《呼兰河传(节选)》教案2
    • 苏教版《呼兰河传(节选)》教案
    • 《陈毅市长》教案5
    • 《陈毅市长》教案4
    • 《陈毅市长》教案3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歌五首教案
    • 《致女儿的一封信》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简案
    •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设计
    • 韩愈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示例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