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花束》一课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20

师:同学们读了第三小节,谁知道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写了不管人们的头发是怎样不同,都像花冠一样漂亮。
生:写了人的头发各种各样,但看起来都很漂亮。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呀,“花冠”是什么意思啊?
师:有没有同学能够帮助他?
生:“花冠”是花的组成部分,由若干花瓣组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昨天预习时查了资料。
师:预习时有不懂的就查资料,你真会学习,值得表扬。还有其他的理解吗?
生:指戴在头上的花环。
生:是像得奖的竞选小姐头上带的漂亮的帽子。
生:我认为在这里指的是“头发”。
师:你为什么这样理解?
生:因为后面说“孩子们像鲜花一样”,那孩子们的头发扎起来就像帽子一样美丽。
生:不扎起来也美丽,因为头发本来就是长在头顶上的。
师:再读一下课文,想一想:你同意谁的说法。
生:在这里指的是头发。
生:是说那些头发像带在头上的帽子一样漂亮。
师:也就是把“各种各样的头发”比做各种漂亮的帽子。……
淡化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这是新课标理念下一道亮丽的新景观。“花冠”这个词,看起来很简单,没有什么内涵可挖,课前,我也没有想到孩子们对这有词有这样不同的理解,但在课堂上学生对这一词的探究、理解却焕发了课堂的活力。
师:“最美的花束”其实指的是什么呢?
生:指的是孩子们。
生:指的是世界各国的孩子们。
师:为什么说是最美的呢?
生:因为颜色有深有浅,放在一起,好象扎成一束的花,很漂亮,所以说是最美的。
生:因为孩子们之间是很平等的,没有什么区别,大家在一起很开心,很快乐,所以说是最美的。
师:对,孩子们纯真无暇,常常带给别人快乐,所以说他们是最美的花朵。
生:老师,还可以把世界各国的孩子说成是“最美的太阳”。因为太阳能带给人们温暖。
生:还可以写一首“最美的笑容”这样的诗,因为孩子们的笑容很灿烂。
生:还可以写“最甜的糖果”。
生:还可以写“最好听的歌”。
淡化预设并不是完全不要预设,我预设的拓展是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围绕单元主题“尊重与平等”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也谈到了不能嘲笑成绩差的同学,不能歧视有缺陷的人,不能对清洁工、保安、家里的保姆等等,但预设总是没有课堂即时生成的更有魅力,让我感到最精彩的是学生想的是全世界各国的儿童,想的是所有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没有局限在身边,没有被束缚在小天地里,因此才有“最美的太阳”、“最美的笑容”、“最好听的歌”这样的诗名。我惊叹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让我感到此刻他们就是“最美”的花束。孩子们的表现也是在给我上课:不要束缚自己的思维,不要低估学生的的能力。“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枝需要点燃的火把。”我们要善于“煽风点火”才行。

    更多精彩文章

    • 《和时间赛跑》教学案例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案例
    • 教学案例《南辕北辙》的故事
    • 快乐原来如此简单──《槐乡的孩子》教学案例
    • 人教版第五册《灰雀》教学案例
    •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案例
    • 《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教学案例与反思
    • 搂设疑巧引 体味真情──《小狮子爱尔莎》教学案例及反思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案例及反思
    •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案例与反思
    • 长城和运河
    •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教学设计
    • 老北京的春节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 我们的民族小学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