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整体阅读感知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5-18

 ⑴ 文章的主旨
  本课是两首古诗,《所见》的大意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这首诗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小池》的大意是:泉眼珍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倒映在水面的浓密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嫩绿的荷叶那尖尖的小角刚露出水面,就有蜻蜓飞来落在上头。这首诗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两首古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
  ⑵ 文章结构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 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 两首古诗语言朴实流畅,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读来琅琅上口,在诵读的同时深感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对古诗产生学习的兴趣。
  ■ 《所见》: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玩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小池》: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将蜻蜓拟人化,增添了诗的情趣。

    更多精彩文章

    • 人教版课标版一下《古诗两首》教案
    • 《古诗两首》朗读教学有感
    •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所见、小池)
    •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教学设计
    •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
    •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
    • 古诗《画》教学案例分析
    •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强化练习
    • 一课一贴:21、《古诗两首》
    •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教学设计
    • 《小书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ang eng ing ong》教学设计
    • 《马牛羊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 《想飞的乌龟》说课稿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