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讳言利的子贡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6-04

商家喜欢将本行称作“陶朱事业、端木生涯”,其中的端木,指的是端木赐,即子贡,孔门七十余“有异能”的大弟之一。子贡其人,利口巧辞,连孔子都“常黜其辩”。加上他好囤积居奇、市贱鬻贵、与时逐利,致使一向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孔子对其印象不佳。然而,正是这位并不太受业师青睐的子贡,致仕能播弄诸侯,经商能家累千金。
     孔子之所以能在晚年周游列国,差不多全靠子贡经商得来的钱赞助,孔子晚境窘迫,依赖的也是子贡的接济。子贡师承孔子,同业师感情深厚,对业师的品德和才学敬仰备至,对业师的精神本质更有超于外人的准确的把握。他是一个尊师道但不拘泥于师道的人。或许他从业师一世德高望重却屡屡穷困失意中悟到了什么,所以他一方面吸取了业师积极进取的精神,
     另一方面也放弃了业师清高斯文的书生气,他不愿者死书斋,不愿做安贫乐道、百无一用的腐儒,更不愿白白浪费自己的才学和智慧;他要去开避新的知识领域,哪怕是被世人瞧不起的商业,只要能学到真本领就行,业师不就“无常师”吗?商道本身就风诡云谲,很能锻炼才干,很利于做一番“治国平天下”的事业。雄心的跃动使他显得不安分,独立的见解和主张又令即使圣如孔子者心理上也不太好接受,因此孔子对子贡的评价不十分好。但孔子深知这位第子的才能,知道只有他才堪当重任。虽然口头上吝于称赏,但心里是有数的。
     所以在齐国的田常欲移兵攻伐鲁国的危急时刻,子路等弟子请命,孔子皆止之,唯令子贡前往游说。子贡以其雄辩的口才和高超的智谋,在齐、吴、越、晋四国间构织了一根利害连线,使其相互制约、彼此牵动,从而达到了保全鲁国的目的。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凭一己之力,使五国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许正是在同各国统治者打交道的过程中,使他看到了财富对国家强弱和政治兴衰的重要,也使他对社会财富被那贪得无厌的“硕鼠”吞食深感不平,所以他决定凭自己的才能从这些饕餮之徒手中夺回属于他和那些正人君子们的那份财富,用这些财富去做一些对社会对历史有意义的事情。
     可能就是出于这些动机,子贡在求学、致仕的同时,“与时转贷货”,“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做些不为正人君子理解的倒买倒卖的事情。子贡的才智果然使他在此道大获成功,他很快成为孔门弟子中“最为饶益”的一个,而旦“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可见子贡所赢得的崇高社会地位。司马迁在《史记》中还说:“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看来,子贡的预期目标都通过其商业活动而实现了。

    更多精彩文章

    • 我国第一个女皇到底是谁
    • 文学之父知多少
    • 岳飞的后代今何在
    • 富兰克林的十三条道德准则
    • 世界十大小说家有其代表作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