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屈原的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6-04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屈原的故事

点击放大图片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更多精彩文章

    • 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元宵舞龙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道祖轩辕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传统文化手抄报
    • 民族文化手抄报:年的传说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文化传承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象棋
    • 民族文化手抄报:清代地方戏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祖先所创造的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