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手抄报:酸雨酸雨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6-15

  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

保护环境手抄报:酸雨酸雨

点击放大图片

  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

  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更多精彩文章

    • 保护环境手抄报: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 保护环境手抄报:环保
    • 保护环境手抄报:防止静电污染
    • 保护环境手抄报:使“母亲”成为乐园
    • 保护环境手抄报:从身边做起,为地球而努力
    • 保护环境手抄报: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
    • 保护环境手抄报:没有了绿色就没有了生命
    • 保护环境手抄报:寂静的春天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