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艰苦自学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6-22

他的腿因病致残,他的人生之路却比众多正常人辉煌灿烂;他只有初中学历,却当之无愧地拥有“名誉博士”的桂冠;他年过古稀,重病缠身,在东京为日本科学家作学术报告时,耗尽了最后一滴心血,猝死在异国他乡;他的一生受尽了磨难,有许多传奇般的故事。他,就是享誉世界的我国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华罗庚。在江苏省南部,坐落着一个名叫金坛的小县城。小城里有一座石拱桥,桥下住着小商贩华瑞栋。
     1910年11月12日,外出收购蚕茧、华瑞栋刚一进家门,便听到婴儿落地的啼哭声。“晚年得子,恭贺大喜!”接生婆把婴儿捧到华瑞栋面前。40岁的华瑞栋咧开大嘴笑着,他操过一个箩筐,把孩子放进去,上面又反扣上一个箩筐,喃喃自语道:“进箩避邪,同庚百岁,就叫罗庚吧!”华罗庚小时候聪明好学,又很懂事,年龄不大就帮母亲缠纱线换钱维持生活。他小学毕业后,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读书。这时,他就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多才博学的王维克老师发现了华罗庚的数学天才,于是,就格外精心培养他,鼓励他勇敢攀登数学的高峰,这对于华罗庚后来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
     1925年华罗庚在金坛中学毕业后,进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的是能谋求个会计之类的职业以养家糊口。可是由于交不起学费,没有毕业就失学了。回家乡一面帮助父亲在“乾生泰”这个只有一间小门面的杂货店里干活、记帐,一面继续钻研数学。华罗庚整天沉醉在数学王国里,顾客要买东西,喊他听不见,问他答非所问,顾客买此他却拿彼,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了,人们嘲笑他是“呆子”,父亲也要把他的“天书”烧掉。不知情的人哪里知道他的“天书”来之是多么不易——有的是他千方百计借来的,有的是他辛辛苦苦抄来的,如果被父亲付之一炬,就等于烧了他的心啊!所以,华罗庚把书东掖西藏,只有趁父亲不在时,才敢把书拿到桌面上看。无论春夏秋冬,他每天晚上看书写字到深夜。碰到难题,一时解不出来,他从不泄气,经过一天、两天,甚至十天半月的深思苦想,终于理清了头绪,每到这时,他喜不自禁。他就是这样,用 5 年时间自学了高中三年和大学初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为未来独立研究数论,打下了坚实的、牢固的基础。
     18岁时,华罗庚和一位同龄姑娘吴筱元结了婚。这年秋天,金坛瘟疫流行,华罗庚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病。家里的东西全当光了,他的病仍不见好转。幸亏妻子的精心照料,在床上躺了半年的华罗庚总算捡回了一条命。然而,他的左腿关节变形,落下了终生的残疾。“啊,这就是华家的孩子,年纪轻轻的,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往后日子怎么过啊!”正在一瘸一拐艰难行走的华罗庚,猛然间听见街坊邻居们的议论,心里一酸,眼眶里蓄满了泪水。华罗庚走进王维克的家门。病前,已担任金坛中学校长的王维克曾让他在补习班教书并做会计工作。多亏王维克和后来继任的韩校长对华罗庚都很好,他才免遭失业之苦,只是因为没有大学文凭,不能再教课了。生活有了着落,业余时间华罗庚又继续钻研起数学来。伤残的左腿时常疼得钻心,他一心在数学王国的海洋里劈风斩浪,将躯体的疼痛、生活的艰辛和世道的不公统统地抛在脑后。
     1930年,华罗庚的第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个偏僻地方的小职员竟然向大名鼎鼎的数学权威、大学教授发出了挑战!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教授,看到华罗庚这篇文章后,高兴地说:“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快请他到清华来!”这一年,华罗庚只有19岁。

    更多精彩文章

    •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6篇
    • 华罗庚-为国争光
    • 华罗庚-赤胆忠心
    • 华罗庚-名震数坛
    • 高斯-对数学的信念
    • 列昂哈德·欧拉-开除回家
    • 华罗庚-为国争光
    • 笛卡儿-伟大的创造
    • 希尔伯特-新世纪的问题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