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上海“最牛高考班级”的隐忧

来源:学友上传发布时间:2014-01-13

  彭薇

  今年高考“放榜”后,上海某高中诞生了一个“最牛班级”:54名学生,46个被清华、北大录取,8个被复旦、交大录取。诧异的是,全国各地的“最牛班”也层出不穷,如成都某中学“最牛文科班”,四川省文科“状元”就出自该班,全班43名学生高考平均分高达603.4分,全被名校录取。

  看了类似“最牛”新闻,除了佩服,还有疑问。这会是怎样的“牛班”?是自然生长的,还是重点“照顾”的?最牛班学生与其他班享有同样的师资吗?果不出所料,某地2009年“最牛班级”学生就“爆料”:“最牛班级”是学校刻意而为之,从高二起,就将全校排名前40名的学生组成一个班,“高中最后两年几乎没有假期,就连过年也只放五天假”。在上海,也有一些名校组成“掐尖班”,集中了最会考试的学生,配备了全校最好的老师。

  于是问题来了。“最牛班级”的新闻,是否会加剧分数导向?见诸报端的“牛班”,都是以高考考分、录取名校“论英雄”,这无疑将加重家长的“分数情结”和“名校情结”,而忽视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和个性成长。据笔者所知,不少名高中的重点班学生是“考试高手”,但在自理能力方面还是小学生水平;有的学生答题“下笔如有神”,却不擅与人交往。

  还有,按照成绩划分的“最牛班”,是否真的对学生有利?国外也有很多特长班,根据孩子兴趣和特长划分,因材施教;而国内的“最牛班”,仅根据考试成绩划分,最佳资源组合让学生享受到许多特权,人为制造学生间的不平等,这可能使这些孩子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受到特别关照,不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培养。

  “最牛班级”的诞生是“团体状元”情结使然,是应试教育下的又一“面子工程”,没什么可夸耀的。

    更多精彩文章

    • 热议教育:应探索适合学生的考试
    • 争议:跪谢师恩算不算教育的耻辱
    • 优秀作文欣赏及点评:改变一生的一句话
    • 高考热评:学生跪拜 老师应该感到难堪
    • 沉稳:我最喜爱的一个形容词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