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评价,触动情感的交融

来源:学霸去哪儿发布时间:2014-02-28

心灵的花朵,需要阳光雨露。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最好的营养。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教师的教学行为要符合心理卫生的要求,避免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制造学生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学生的心理疾病。今天在上三乙班英语时,一名平时最好动的学生李超志一反常态安静地坐在教室等候老师的到来。我朝他笑了笑,点了点头;在单词教学中,他比平时积极了许多,不仅大声跟读,而且还举手发言,我忍不住地说道:“今天这节课表扬名单上我要最先写的是‘李超志’,大家有没有发现他的进步?”值日生站起来说:“他今天能够做好课前准备,等老师来上课。”同桌说“今天他举手发言了。”“没错,李超志今天很有进步,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到了,加油呦!”孩子纯真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一句赞赏的话语,一句中肯的评价,激励着孩子不断进步。相同,教师有时不经意的言行往往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比如:这样简单的问题还要问?我都讲了几遍了,你还要问?类似这样的话语,就会导致学生产生挫折感,形成消极不良的因素,丧失自信,造成自卑。教师的师爱是调控课堂心理氛围的长久动力源泉。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表扬,要知道那是推动学生大胆发言,树立信心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要把微笑带入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无条件地理解和接纳它们,给予每一位学生足够的激励和支持,要知道,教师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性的话,一个亲切而信任的目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愉快感、责任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是值得表扬的,只要教师细心地去发现,哪怕站起来回答错了问题,至少他的勇气应予以充分肯定吧?只要有勇气和信心,以后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他们都能克服,最后也会成为一个成功者。因此教师要把激励、唤醒和鼓舞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同时教师要创造和形成支持性的课堂学习氛围,各遇到困难、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的学生必要的心理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同时又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我们教师只有以朋友的身份,真诚地面对学生,以长辈的身份,润物无声地关怀学生,才能消除学生顾虑情绪,减轻他们的忧虑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

    更多精彩文章

    • 让学生在科学评价中主动发展
    • 实施课堂即时评价的反思
    • 教学反思2--激励性课堂教学评价语的运用
    • 阅读的评价性理解
    • 做好课堂评价 提高学生的自信
    • 评价激情
    • 教知识,先教学习方法
    • 浅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 关于优化英语教学过程的思考
    • 英语练习课的教学反思
    • 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猜词秀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