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活动模式的教学设计

来源:乐学啦发布时间:2014-05-26

 
———强化情感,把趣味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带进课堂 
             
时下许多教育界的报纸与杂志上都非常强调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英语教学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重视学生的情感。教师应强化情感意识,把趣味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带进课堂,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教学过程中以教育情,通过教学活动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在其认知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诚的、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不断的主观认可、教师认可、学校认可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道德与美得到同步的发展,从而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行。
一 、把趣味带进课堂——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涵的丰富的情感因素
英语教学首要的便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针对英语学科的特点进行情感渗透,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魅力,让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让学生感受英语学科中的艺术美。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们便会从学习中获得满足与快乐。 
1. 启发学生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源于文字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跟读模仿抑扬顿挫的语调;清晰准确的语音发音;朗读轻重缓急的节奏,体会英语口语的趣味性与重要性。比如《The monkey and the tiger》这一课,我要求学生改编并表演课本剧,希望他们加入自己的理解。学生在表演时将老虎的吼叫与猴子得意的笑声作了一些夸张,将机智的猴子与愚蠢的老虎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的确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便会从中获得满足与快乐。
2.培养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让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如何增进了解,减少误解,倍受广大英语教师所关注。在英语教学中,结合教材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让学生了解一些英美文化常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者的重要性,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学会透析社会现象洞察文化底蕴,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一些语言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被接受和运用,树立在英语教学中增强文化意识的信念。 
3.激励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源泉,让学生感受英语学科中的艺术美 。爱因斯坦说过:“教学中无论是运用课文中美的东西去感染学生,还是教师用组织教学的艺术美作用于学生,都要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让学生将学校规定的功课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艺术美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小学审美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给学生带来审美愉悦,并在欣赏和娱乐中陶冶学生的灵魂,树立高尚的情操和先进的理想,使之能够正确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提高对生活的认识。.新教材的教学内容较贴近时代,并具有学科的交*性和综合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不同语言内容的兴趣进行语言形式的训练,保持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在渲染的愉悦氛围中,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感受到了英语课堂中蕴涵的艺术美。可见成长需要激励,潜能需要激发。在情趣中找寻学习的途径,在情趣中获得学习的成功,将会带给学生带来以美感,愉悦和教益。

    更多精彩文章

    • 《How Do You Go to School?》教学设计及反思
    • 初一英语教学反思——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思考
    •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1)
    • 《PEP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 SWE 口语Book3 Unit 2 What’s for Dinner?单元教学设计
    • 英语教研活动带来的反思
    • 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复习活动
    •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2)
    • 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
    • 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猜词秀
    • 英语练习课的教学反思
    • 关于优化英语教学过程的思考
    • 浅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 教知识,先教学习方法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