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生活中的搭配”(第一课时)课后反思

来源:乐学堂发布时间:2014-08-18

    3月16日的数学中心研究组活动和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均有老师上了此内容的课,现将个人的思考整理如下: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的进行思考、探究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本节课的新授活动设计:第一次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用图片试着摆一摆、画一画、找一找有几种搭配方法,然后组内交流,指名汇报,互动评价,重点在让学生理解怎样找能有条理有顺序,以及解决搭配的两种策略。第二次活动,用符号代替实物,用联线代替摆放,帮助学生向抽象思维过渡,(活动过程同上)第三次活动,增加两种不同实物的代替符号,学生找出搭配的方法,了解学生搭配中的有序性和条理性,以及两种解决策略掌握情况。第四次活动,继续增加两种不同实物的代替符号,使之无法用联线的方法找出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让学生产生认知需求,探究出多少种搭配方法与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3、练习的设计,本节课的练习设计要重点突出生活因素,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此外,还可以从搭配的结果反向思考两种不同事物数量的可能性。
    请大家互动交流。

    更多精彩文章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反思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课改反思——如何吸引住学生
    •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探索的反思
    •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 寓教于乐 培养数感——《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实践与反思
    • 猜想、操作、反思―――“互相垂直”教学案例
    •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 数学课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 六年级数学小组教学反思
    • 练习的精巧设计,是学生创新的靶场
    • 把计算融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反思)
    • 现代教学手段较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