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爱中体现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4-11-08

数学课上,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讲我发现后排的一个学生在低头玩东西,我一看又是王锐。他数学基础较差,上课时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这时我是否该打断上课,批评他一顿呢?记得上次同样的情况发生,我在课堂上点了他的名,虽然他的眼睛是在看书了,但脑子仍在想别的事。这样,不但没取得预期的效果,还打断了正常的上课秩序。这次我没有说什么而是把他的数学书打开放在他的面前。我发现上面画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书皮也卷着,有几页已经破了,我知道这一定是他上课不听讲的杰作。这时,我心中有了想法。
下课后,我把他叫到跟前,“把你的数学书给我用一下,中午再还给你好吗?”他忐忑不安,并且是充满疑惑地把书给了我。回到办公室,我开始了行动:把书上的“字画”擦掉,用透明胶把破的地方粘好,最后包了一个漂亮的书皮。完工。
当我把书放到他面前时,他惊讶地张大了嘴,“老师,怎么回事?这是我的书吗?”我微笑着说:“你看一本书经过修补可以焕然一新,一个人也可以努力把自己身上的不足改正,不断的进步。老师可以帮助这本书恢复原样,也希望能够帮助这本书的主人不断进步。并且我还知道着本书的主人不但会答应我,而且一定会用行动告诉我,他会以全新的姿态面对焕然一新的它。对吗?”这番话也许让他有些出乎意料,他低着的头慢慢抬了起来,认真的点了一下头。看着他眼睛里闪动的光芒,我知道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第二天上课,当我走进教室,迎接我的是一双友好而充满信任的眼睛。课堂上的自由练习,他犹犹豫豫似乎要举手问我一个问题,我知道这是他的转变的一个开始,一定得抓住这个机会。我对他报以鼓励的眼神,当他终于勇敢的举起手时,我知道这对他意味着什么,对我又意味着什么。
改变一个人并不像修补一本书一样简单,后进生一般有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特别是和好学生在一起,就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对老师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这时候不妨换一种方式,从情感上接近他们,给他们关怀和爱护,从而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亲切,从感情上拉近了与老师的距离,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愿意接近老师和接受老师的帮助。王锐第二天课堂上的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但同时应该注意到,虽然后进生有上进求好的愿望,但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进步的过程中往往经不住外界的不良影响而出现反复。这就要求老师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他们对老师的信任为以后的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这种获得信任的先决条件是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深深的爱。如果一个对学生不信任和没有爱的老师又怎么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爱呢?从这件事上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更多精彩文章

    •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也说情境教学——学习张思明教育教学艺术系列
    • 让实践活动体现“数学味”(小学)
    • 数学教育中的失败教育法
    • 我的小学数学教育观
    • 改变数学教育观念
    • 教学内容生活化,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 相信学生,才能体现教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
    • 数学思想方法教育的理解
    • 数学课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 六年级数学小组教学反思
    • 现代教学手段较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
    • 练习的精巧设计,是学生创新的靶场
    • 把计算融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