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源开发利用得不够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22

在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听一些老师诉说开展综合性学习存在的种种困难:有的学校地处僻远山村,所处环境经济文化较为落后,没有条件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有的学校学生基本上吃住在学校,没有时间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有的学校学生整天忙于应付作业,没有精力搞语文综合性学习。于是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被老师简单化了,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作情景作文的一种形式,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是为了写作收集资料、积累素材。例如,有的教师在组织施“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把课文中设置的“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的唠叨”三个活动情境看成是为作文而设置的活动主题,把这一单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上”成了“活动作文”课。在这一观念下展开活动,学生势必为作文而选择活动主题,为作文而收集、取舍素材,为作文而制造故事。
  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的理念没改变,还没有认识到综合性学习活动对学生的成长的重要意义,没能充分挖掘开发身边的学习资源。实际上,上述的三个活动尽管都有作文要求,但“作文”不是惟一目的,或者说不是主要目的,作文只是活动成果的一种呈现形式、只是为教师评价或学生评价提供一种手段,其实除了“作文”之外,设置这次综合性学习还有以下几个期望:1.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2.在对家庭中平时不被注意的寻常小物小事的调查了解中,体验生活的底蕴及蕴藉的情意;3.在活动过程中,感悟关爱,理解关爱,体验爱心,生发爱心。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生活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当地自然环境、名胜古迹、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电视广告等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如八年级“背起行囊走四方”的综合性学习,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搜集自己生活范围之内的有关信息,从某一角度深入了解,让学生在采访、聆听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加深对民族文化、家乡风俗民情、节日文化等的认识与热爱。又如七年级的“感受自然”的综合性学习,其中有一项“我有一个朋友”的主题活动。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时,一定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用心观赏自然的花草树木、山水土石,悉心聆听风声松涛、鸟鸣虫啾,关注学生在“投向自然”、“与自然的对话”、“做自然的朋友”等具体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体验和表现,引导学生以心灵贴近自然,在与自然包括动物、植物相融、相知、交友、交心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认识自然的生命和灵性,学会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懂得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就要求教师转变语文课程观,要拓宽语文课程的视野,培养识别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的眼力,培养开发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特别是要调动学生留意并关注身边可资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指导学生组织加工、优化整合,使之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

    更多精彩文章

    • 浅析探究性学习的误区
    • “我也追‘星’” 的综合性学习
    • 激发兴趣,培养语文学习的能力
    •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汉语拼音
    • 挖掘文本资源,放飞学生灵性
    • “想说爱你也容易”——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
    •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
    • 学习探索中与学生共同前进
    • 学习古诗的教学反思
    • 听任老师《一夜的工作》感悟
    • 让说话和作文风趣一点
    • 教案当在品味反思中生成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 在预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