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猜测、推理、验证──《找规律》案例设计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23

提醒学生要有规律地排列。)
生2:○□○□○□......
生3:□○□○□○......
生4:○○□□○○□□......
生5:○□□○○□□○......
师:能说说你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吗?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摆法,也能简单地表述其中的规律。学生发言非常勇跃,一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跃跃欲试,这时我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新课:
1.观察发现规律。
师:小东家的厨房装修得可漂亮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指导看书)
小东家的墙面和地面在设计上,隐藏着规律,比一比,看谁最快找出来。
[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学生观察思考后,汇报:说说你找到的规律。
生1(上讲台指着图):"墙面"中间的斜线上有4个☆,向上一斜线有3个△,向下一斜线有3个○,再向下有2个□,这边也有2个□,最右边的下方是△,最左边的上方是○。
生2:“地面”这一图中每一斜线是的颜色真是一样的。
生3:“地面”第一行的第一格是绿色,第二行的第一格是蓝色,第三行的第一格是红色,第四行的第一格是黄色……。
师进一步引导:第一行和第二行有什么关系,第二行与第三行有什么关系,……每相邻两行有什么关系?小朋友再想想,然后在小组里合作交流。
[教学这一过程时,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发现了不少“规律”,但仍没发现主要的“规律”。因此,这时我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最后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合作交流,小组汇报。
生4:第一行的○向后挪到最后一格,就得到第二行的图形;第二行的□向后挪到最后一格,就得到第三行的图形;……
生5:竖着看,第一列的第一格○向下挪到最后一格,就得到第二列的图形;第二列的第一格□向下挪到最后一格,就得到第三列的图形;......
生6:……
[学生边说,老师边移动教具,共同验证规律,最后引导学生归纳规律的特点是:每一行都是前一行的第一个图形往后挪形成的。]
2.按规律,画一画。
指导看书115页例1: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先仔细观察,再讨论。
师:按这样的规律排下去,下一组是什么图形呢?
请一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填写在书本上。
3.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老师家也想象小东家那样,用四种瓷砖(红、白、黑、黄)设计出既美观,又有规律的墙面,你能开动脑筋,帮我设计吗?
[学生纷纷动手操作起来,大部分学生能分组合作摆出各种方案。]
小组展示、汇报:说说你设计的图形有什么规律。
生1:红、白、黑、黄   生2:红、白、黑、黄
     白、黑、黄、红        黄、红、白、黑
     黑、黄、红、白        黑、黄、红、白
     黄、红、白、黑        白、黑、黄、红
生3:红、白、黑、黄   生4:黑、黄、红、白
   黑、黄、红、白        黄、红、白、黑
   红、白、黑、黄        红、白、黑、黄
   黑、黄、红、白        白、黑、黄、红
[第二、第三个学生的方法比较新颖,师:这里又有什么规律?让学生详细说一说。]
(三)练习反馈
完成做一做,让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他们之间的什么规律。
[老师巡视时发现:有些学生没注意观察,仍以为是第一题的规律,出现作图错误,有些学生还不会应用“移动”的方法。] 

    更多精彩文章

    • 观察、猜测、推理、验证──《找规律》案例设计与反思
    • 动手实践 验证结论 ——长方体 正方体体积公式推导
    • 《生活中的推理》教学反思
    • 六年级数学小组教学反思
    • 现代教学手段较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
    • 练习的精巧设计,是学生创新的靶场
    • 数学课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 把计算融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