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诗三步走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5-03-28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些诗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语言、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那么,如何较快地学习古诗,体会出诗中的美呢?  
  第一步、解诗题,知背景。  
  所谓“解诗题,知背景”,就是初学一首古诗,首先须从题目入手,了解诗人的概况,以及写这首诗的背景,从而懂得题目意思。如学习《送杜少府之蜀州》这首诗,首先理解诗题:送,送别;少府,官名;之,往、去;任,上任;蜀州,蜀地。连在一起,题目的意思就是:送杜少府到蜀州去上任。然后,要了解一下这首诗的作者:王勃,“初唐四杰”之一,他在短短的一生中,郁郁不得志,颇多感伤。只有从16岁到21岁,是他一生中较为得意的一段时光。这首诗就作于这个时期。这时,王勃正在长安,他的朋友杜少府要西去四川为官。他们当时同为官宦得意,又不忍分离,因而写了这首诗送别。了解了这一背景,也就为读懂全诗奠定了基调。  
  第二步、抓字眼,明诗意。  
  所谓“抓字眼,明诗意”,就是要抓住重点字词,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些字词,再联系前后诗句,弄清全诗的大意。还以《送杜少府之蜀州》为例,读这首诗时,首先要弄懂下列字词的意思:城阙、辅、三秦、五津、意、宦游、比邻、无为、沾巾。理解了字词,再逐句阅读、理解,认真思考,试说一下诗的大意,这首诗也就基本上读懂了。这首诗开头一句点明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指出朋友即将赴任的地点,同时通过“风烟”二字描写从长安遥望蜀川的景象,流露出对友人远行的惜别之情。接着三、四句进一步写送别的心情,点出这种离愁产生的原因在于彼此有着“同是宦游人”萍踪无定的共同遭遇,使对方追怀往事,深切体会到在宦游中得一知己的快慰,从而减轻孤身远去的寂寞之感。自慰又慰人,言浅意深。五、六句语意一转,从另一角度去申述自己对离别的看法,大有凭空挺起之势。我们既是知心朋友,那么,今后即使远隔天边也好象住在近邻一样,我们绝不会因为行迹相隔而使彼此的感情淡薄。有了这种思想境界,也就水到渠成地得出最后两句:不要在送别的路口,像那些重儿女私情的人一样悲伤、流泪。  
  第三步、想意境,悟诗情。  
  所谓“想意境,悟诗情”,就是反复吟诵此诗,想像诗中所描绘的情景,领悟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欣赏诗歌的美。如读《送杜少府之蜀州》这首诗时,就要联想出诗人的送别场面,想象出诗人送别的独特意境,从而领悟到,这首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伤感情调,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挚友谊和旷达胸襟,读之使人产生一种清新刚健之感。这首诗,开头两句壮阔精整,三四两句不在对仗上求工,而是采用了一意贯穿的流水对,五六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可作一句读,最后两句以婉转之笔作收。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在感情抒写上,朴素自然,真实感人,毫无雕饰,是发自作者心底的音响。  
  在学习上述方法学习古诗的同时,还必须反复地有感情地吟读,达到熟读成诵。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诗的意境,领悟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享受。

    更多精彩文章

    • 浅析探究性学习的误区
    • “我也追‘星’” 的综合性学习
    • 《古诗两首》——《村晚》教学片断及反思
    • 激发兴趣,培养语文学习的能力
    •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汉语拼音
    •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 学习探索中与学生共同前进
    • 原来古诗可以这样背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 在预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 听任老师《一夜的工作》感悟
    • 让说话和作文风趣一点
    • 教案当在品味反思中生成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