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27

一、教学内容:“成长的足迹”版块中的阅读材料《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
二、设计说明:
1、“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的足迹”和“依依惜别”两个版块。开展“综合性学习”要以任务为驱动,活动为主线,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点。主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等几个环节。一般要求用2周的教学时间完成。
2、在执教本课之前,学生根据“成长足迹”中的“活动建议”围绕制作“班级纪念册”制定了活动计划,主要开展以下活动:(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收集、回忆、交流自己的成长故事;(3)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4)制作“班级纪念册”。
3、“依依惜别”版块主要开展以下活动:(1)给老师写信、给学校写建议书、学写演讲稿、为老师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点纪念;(3)策划毕业联欢会。
4、本人对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认识:制定计划——学习阅读材料——实践活动(收集、回忆、策划活动、写作)——交流评价,是这次活动的4个主要流程。引领学生回忆小学生活,学习会表达情感、学会感恩,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本课时的活动内容是学习“阅读材料”。第一版块中有5篇学习材料,教参要求2课时完成,故根据材料特点和活动要求我在本课时中安排学习两篇内容相近的材料,《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第2课时将学习同样是写老师的另外两篇文章,但写作年代和表现手法与前2篇均有不同。
5、“阅读材料”的教学不同于略读、选读课文的教学,更不同于精读课文,主要突出学习过程的自主性、活动性、综合性。“阅读材料”是迈向“制作班级纪念册”的第一步。
三、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2篇文章,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老师的崇敬、爱戴、感激之情。
2、通过比较阅读,了解通过具体事例表现老师不同品格的方法。
3、通过阅读,让学生联想起自己的老师,激发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
四、课前准备:师生制定活动计划;学生浏览整组材料。
五、教学过程:
1、回顾计划,谈话导入
(1)课前,回顾“综合性学习”的主要活动。
(2)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这两篇阅读材料。
(3)这两篇材料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题目、内容、写作年代、作家;教师补充作家简介)
2、自主质疑,梳理材料
(1)主要通过哪些事来写老师?
(2)我们还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学这两篇文章?
3、自主阅读,体会情感
(1)阅读材料,把体现老师特点的语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2)反应老师对“我”产生的影响的语句用直线画下来。
(3)表现“我”对老师情感流露的语句用括号标注。
(4)交流、体会。
4、比较阅读,体会写法
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5、课内作业,课外活动
(1)完成《课堂作业本》p42
(2)课外开展收集,《课堂作业本》p44、45

    更多精彩文章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之“依依惜别”第一课时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之“成长足迹”第四课时 同学情深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教学反思
    •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六下《藏戏》第二课时同步训练题
    •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老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之“依依惜别”第五课时
    •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二课时
    • 《姥姥的剪纸》案例与反思
    • 六年级语文下册《走向生活》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活动课《亲近大自然》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该怎么办》教学设计
    •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