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案例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28

上课伊始,一切都是那么顺利。学生通过自读质疑、读中释疑、角色体验等方法体会到小作者当时非常不愿意放掉鲈鱼的心情。这时,我提出本节课的一个重点问题:“既然放掉鲈鱼对‘我’来说这么难,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父亲做得对不对?”当学生与自己的学习伙伴展开讨论后,集体交流开始了。活泼的伟煌第一个站起来说道:“我认为父亲做得对,尽管那条鲈鱼这么大、这么漂亮,但它毕竟也是一个生命,它也有自己的亲人。”机灵的佳钰接着说:“我也认为父亲做得对,但我的理由和伟煌不同。我认为是因为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没到。”宇鹏早已等不及了,他一边起身一边回答:“父亲这么做是为了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克制能力,这样孩子长大以后才不会在社会上吃亏。”沉着的真莹用她那标准的普通话回答:“我同意佳钰和宇鹏的看法,但我还要补充一点。父亲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从小做一个不贪便宜、有道德的人。”……看着孩子们精彩的表现,我不禁心花怒放。当我正准备顺势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的时候,一只小手举了起来,原来是这学期才转学到我班的小女孩。难道她还有自己的见解?带着一丝疑惑,我示意她起身发表自己的看法。她说话的声音比平时还要小,但“我认为父亲做得不对”这九个字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听得清清楚楚。其他学生睁大一双双眼睛,他们不约而同地把视线从江晶的身上移向了我。对于课堂上的这类突发事件,我自信完全有能力处理。我只需一句话:“其他同学同意这样的看法吗?”班上那些和我默契相投的孩子,便会争相发言,帮我“解围”。可此时的我却看到江晶那一张五官清晰的脸上有着难以名状的神情。我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思路,笑着告诉他:“请说说你的理由,好吗?”这个女孩振振有词地说道:“这条鲈鱼既不是偷的,又不是抢的,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钓到的。作父亲的忍心看着儿子难过吗?小孩子的这么一点要求,大人都不能满足吗?”听完这样的理由,我首先表扬了江晶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然后请她先保留自己的看法,等读懂后面的重点段以后我们再来探讨这个话题。接下来的学习过程因为有这样的阅读动力,让师生更加投入。学生借助搜集到的有关资料突破了教学难点,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面临道德抉择时,父亲的教导给作者的生活和事业带来的帮助。这时,我请江晶再来谈一谈他对文中这位父亲的看法。小女孩激动地说道:“我的想法转变了,因为我知道作者之所以能成为纽约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正是由于父亲严格教育的结果。这样的父爱是伟大的。”话音刚落,整个教室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看着她因兴奋而涨红的小脸,我由衷地感到自豪,为我所执教的班级有这样出色的学生。

教学反思:
    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曾说过“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对同一文本也完全可以从若干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江晶对文本中那位父亲的看法就是她自己的阅读感受,如果以教师或其他学生的理解去代替江晶的理解,那必将抹杀孩子的阅读个性。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在阅读过程中,多请学生谈谈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更多精彩文章

    • 《学会看病》教学案例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案例分析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案例与反思
    • 《杨氏之子》教学案例
    • 《白杨》教学案例
    • 《猴王出世》教学案例
    • 质疑《钓鱼的启示》
    • 《钓鱼的启示》教学案例
    • “雪中送炭”非下雪不可吗?──《再见了,亲人》教学案例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杂谈
    • 《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以情感人 意文兼得——《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 人教第九册《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