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忠臣(3)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6-03

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大臣。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来身材丰伟、面如美玉。幼年即倾慕欧阳修、胡铨,立志与之并列。1256 年,二十岁考中进士,双策集英殿,下笔万言,一挥而就,理宗亲点为状元。王应麟赞其考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避敌,他上疏请斩宋臣,献御敌之策,未被采纳。后因讥刺奸相贾似道致仕。1273年,襄樊相继失陷。次年,元军进逼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为国家的败亡痛哭流涕,尽散家财,召募勤王兵一万人到临安,被任为知平江府,苦心进行抗元斗争。1276年正月,以右丞相名义赴元营谈判,不为威胁利诱所动,被元相伯颜扣留。三月,谢太后率幼帝降元,宋亡。文天祥被押北上,在京口得船工帮助逃脱,几经危难,到达永嘉,与陆秀夫共立赵王赵罡为帝,坚持抗元军。于海丰兵败被俘。元将张弘范命他招降张世杰,他写出旧作《过零丁洋》,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句,张弘范知其不屈,送其北上。至大都,元世祖忽必烈慕其才干,以宰相之职劝其投降,文天祥不为所动,只求速死。经过四年铁窗生涯,忽必烈知其意志坚强,遂于1283年1月9日杀其于柴市,死后面目如生,年仅47岁。文天祥死后,成为后世教育后代热爱祖国的杰出典范,英名永垂青史。
    于谦。于谦(1398—1457)明朝大臣。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7 岁时,遇一和尚,说他日后为“救时宰相”。永乐十九年(1421)考中进士。宣德初年,任御史,受到宣宗重视,亲授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清正明断,受到百姓拥护。正统三年(1448),升左侍郎。次年秋,瓦刺也先部大兵人侵,宦官王振挟英宗亲征,兵部尚书邝林从征,于谦主持兵部。不久,发生土木之变,英宗被俘,明军全军覆没,京师震动。徐程建议监国的王南迁,于谦力主抗战,为珵王采纳,任为兵部尚书,全权主持京师防务。随后,拥工即位,即景宗。十月,也先挟英宗南侵,攻破紫荆关,京师危急,于谦安排诸将坚守京城九门,下令将领临阵脱逃者斩,士兵退却者后队斩前队,并亲自在德胜门督战,迎战也先。明军将士用命,同仇敌汽,也先之弟孛罗、丞相卯那孩相继中炮毙命,也先挟英宗败回。于谦因功加少保,仍生活俭朴过人。景泰元年(1450),也先求和,送还英宗,英宗称太上皇。这时,南方相继爆发叶宗留、邓茂士等农民起义,他调动兵马迅速镇压,为明朝又立大功,景过对他言听计从。由于于谦功高性刚,渐受嫉恨。景泰八年(1457),大臣石亨、徐有贞勾结宦官曹吉祥趁景宗有病,拥英宗复辟,诬陷于谦谋反,杀死于谦,本日京师阴霾四合,举国以为冤案。成化年间,终于平反昭雪。他是中国历史上卓建功勋、品德高尚而受冤而死的大忠臣,其“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千古传诵。

更多精彩文章

  • 富兰克林的十三条道德准则
  • 岳飞的后代今何在
  • 我国第一个女皇到底是谁
  • 文学之父知多少
  • 世界十大小说家有其代表作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