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押题秘卷十五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7-06-21

 

   民法总则》成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入法治中国建设的鲜明写照

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48分。)

12.2016年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提出,大力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开展品牌评价标准建设工作,完善品牌评价相关国家标准,更好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实施这些举措的积极效应是:

①增加商品价值量,提高经济效益     ②引领居民消费,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③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价值链升级     ④拓展销售渠道,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某国有科技型企业健全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对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相关人员股权和分红奖励,新产品的不断问世,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实施这些举措的积极效应是:

①优化企业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    ②实行按劳分配保障了科技人员权益

③调整分配关系调动了科技人员积极性  ④产品创新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下图反映的是某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E点为供需价格平衡状态。不考虑其他因素,可推断出下列结论:

 A.当价格处于P0时,该商品生产者既不赚钱也不亏本

B.当价格处于P2时,该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差额为Q1Q3

C.当价格由P0向P2变化时,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D.当价格由P0向P2变化时,该商品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15.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下列能正确反映国家政策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是:

①提高企业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②对企业实施税收优惠→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

③国家增加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总需求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④提高企业社保缴费比例→保障劳动者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16年10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督促相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意在:

①实施科学宏观调控,维护人民利益    ②实现部门联动,提升管理水平

③强化考核问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④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17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材料表明:

①全国政协和中央国家机关都要受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

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④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重要讲话中强调:“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商量着办”,以简单朴实的方法,道出我国坚持“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真谛。国际事务“商量着办”:

①是对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的应有尊重  ②符合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③是我国维护世界各国利益的具体表现  ④体现了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M商品的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曲线D(指D0、D1、D2)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为M商品的均衡价格。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况中关于均衡价格E变动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当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
②当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 向E1 移动 ③当M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 向E2移动
④当M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 E向E2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分析: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提高时,会刺激消费,增加需求,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①正确;当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时,则不会刺激商品的需求,均衡价格的移动方向不定,②不选;当M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增加商品的购买,使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上升,而不是下降,所以③不选;当M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上涨时,会导致该商品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下降,该商品的需求量也下降,会导致均衡价格 E向E2移动,④正确,选D。

20.空间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同时浩瀚的天空还有许多未知的奥秘有待探索,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认识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具有不可预期性

②宇宙空间的复杂性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③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④实践的发展推动人民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环境污染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治理环境污染自然也非朝夕之功。受产业、能源结构调整等长期因素的影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这就更需要我国尽快形成从政府环境部门单一管控,到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整治的新格局。这是基于:

①环境的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

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才能实现最优目标

④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下图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来源于人脑  ②人脑的复杂性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基于:

①实现中华民族复兴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②“来路”与“出路”具有前后相继的关系

③长征精神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52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标志着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民法总则民法典的开篇之作,在民法典中起统领作用,是民法典总则编,是民事法律体系中的“小宪法”,是民法典各分编纂的依据。    

  材料 就其本质而言,民法典是民众权利的集中体现,因此而被誉为“百姓的权利宝典”。整个民法总则就围绕着“权利”这个核心展开,是人民权利法的总纲。例如享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权利等等。正是这些权利,保障了每一个老百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尊严,他们的权利受到损害,都要受到民法总则的保护。“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的国家。”一方面说明民法对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面呵护,另一方面也提示,民事权利的保护、民法的繁荣,事关国家治理。民法典之所以重要,因为民法典本身也是一国立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形成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的必然要求。民法总则将民事权利保护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体现了全面保护,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法律体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制定民法总则的重大意义。(12分)

 ①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尊严。

②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③有利于完善国家法律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④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材料二  民法总则不但有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尊重个体民事权利的精神要义,还有规范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地不少村子引入公司化运营机制,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法总则专门设立了"村委会也是特别法人",帮助他们更好开展经济民事活动随着社会发展,经济交易方式和类型不断创新,诉讼时效延长到3年有利于建设诚信社会,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当事人签订的合同有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那么这一合同条款是无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财产权方面,民法总则第一次使用了“平等保护”表述,是对物权法的重大完善,彰显了民事法律“私权平等”价值取向为应对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发展需要,民法总则扩大了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同时还规定了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保护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该规定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民法总则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14分)

①民法总则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有利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使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②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为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④延长诉讼时效合同违背公序无效,有于建立以道德为支持、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诚信社会。

⑤有利于推进绿色发展,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⑥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⑦通过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合法权益,能让人们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让一切社会创造力竞向迸发。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编纂民法典是一项系统工程。民法典由总则编和各分编组成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是民法典的总纲。纲举目张,民法典各分编在总则基础上对各项民事制度作具体规定。根据民法典编纂工作“两步走”的思路,民法总则通过后,立法机关目前考虑分则编为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等。争取于2020年将民法典各分编一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从而编纂出一部符合国情、高质量的、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民法典。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一系列基本民事法律,但多年来立法机关奉行的分阶段、分步骤、粗线条的立法方针,造成目前法律法规既多且乱、虽多却漏、多且重复的矛盾现状,再加上数量众多的司法解释,使得我国的民商事法律领域成为一个迷宫。制定一部科学的民法典,可以在立法、司法、执法、普法各个层面发挥单行法难以起到的积极作用。我国民法总则制定不是抛开现有基础而另起炉灶凡是《民法通则》中确定的一些已经被证明是先进的、科学的制度和经验,我们在民法总则中予以吸收和借鉴。然而,以《民法通则》为基础推进民法总则的制定并不等于要全盘照搬《民法通则》。《民法通则》中一些明显已经过时的内容一些已经被实践检验为明显错误的内容通过制定民法总则已经加以删除或修正。民法总则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两大法系的先进经验,总结中国大地上的民事实践,传承中华法系优秀的文化传统,塑造面向未来的民法体系,是民法典编纂的重要思路。民法总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突出保障民事权利,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人民性,充分彰显了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立法机关怎样才能编纂出一部符合国情、高质量的、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科学的民法典。(12分)

 ①民法典由总则编和分则编组成,是一项系统工程、编篡民法典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采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②编篡民法典要反对急于求成,必须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编篡民法典,不能对民法通则的全盘肯定或否定,必须坚持辩证的台否定观。

④编篡民法典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从主观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时代性;

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编篡民法典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⑥编篡民法典,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

 材料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民法典的立法主线,将优秀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准则融入整个民法典。民法总则共计11章,206条,从基本原则,到具体规定,都是在推动社会沿着和谐、友善、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稳步前行。细读民法总则,通篇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身影”。“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民法总则第一条开宗明义,成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中国建设的鲜明写照。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这对建设诚信社会、规范经济秩序、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是法治原则在民事法律制度中的集中体现。遵守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道德底线。“公序良俗”上升为“硬法”为增强人们“心中之法”的力量提供了成文的法律支撑。这些基本原则成为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也给人以更加明确的导向,引导人们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民法总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10 分)

【参考答案】民法总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民法总则发挥滋养作用、支撑作用民法总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立法主线,促进核心价值观由“软性要求”向“硬性规范”转变;实现了“价值法治化”和“法治价值化”的有机统一。民法总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将优秀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准则融入民法总则发挥正确价值导向,使民法总则成为良法善治;民法总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保障。运用民法总则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发挥惩恶扬善功能,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

3)民法总则实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请就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列举两条理由。4分)

【参考答案】①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②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基石,道德对法治起滋养作用、支撑作用、导向作用。


    更多精彩文章

    • 【月考题】2017年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八十一
    • 【月考题】2017年政治高考模拟试题五十七
    •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押题秘卷九
    • 【月考题】2017年政治高考模拟试题七十八
    • 【月考题】2017年政治高考模拟试题七十五
    • 2009年高考名师手记之:政治篇(六)
    • 高考政治复习:多看多想切忌死记硬背
    • 掌握科学的审题和答题方法
    • 高考政治复习:实践理解要避免误区
    • 高一政治复习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方式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