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文综为何三个答案都是黄兴?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7-06-21

今天,据说是高考历史题的段子火了,题目是这样的:

第一题:黄花岗起义第一枪谁开的?

A宋教仁 B孙中山 C黄兴 D徐锡麟

考生选C

第二题:第二枪是谁开的?

A宋教仁 B孙中山 C黄兴 D徐锡麟

考生傻了,选了个B

第三题:第三枪又是谁开的?

A宋教仁 B孙中山 C黄兴 D徐锡麟

考生疯了,胡乱选了个A

考生不理解,考完急忙去翻看历史教科书,只见书上说:黄兴连开三枪,揭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

考什么?

如果这道题真的是出自高考历史试卷的话,其实它并不是什么故意吸引眼球的段子,而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它并不无厘头,而是包含了一个朴素但却严肃的道理。

我们来认真的研读下这道题,究竟在考什么呢?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历史爱好者,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对于黄花岗起义中黄兴有没有连开三枪都是没有准确的记忆的,那么真的遇到这样的题,我们不再像以往的高考题目中,能够非黑即白的通过记忆背诵出100%准确的答案的情况下,我们该怎样去面对呢?我想这才是这道题真正的考点。

也许当今天参加高卡的孩子们四年后走出大学校门的时候,他们所要面对的社会竞争和生存环境,就是一个永远找不到100%准确答案的真实存在,那么今天这道题也许给了这些孩子们最好的方法。

怎么答?

那既然在大脑中没有准确的记忆答案供参考,还能采取什么方法呢?

首先,已经明确了答案的选项只有四个,那我们就在这四个人当中去选择喽。对于未来的社会,当我们面对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先要做的也是把最可能的几个选项筛选出来,然后在其中进行选择。

其次,我们怎么选呢?在我们的常规认知中,一定都有一点点的印象,黄花岗起义的领导者是黄兴,那么第一枪一定是黄兴打的。问题来喽,那么第二枪和第三枪呢?就需要一定的逻辑分析和判断,才能推导出正确的结果,而这个过程将会非常的有趣。

推理过程

黄花岗起义发生在1911年4月27日,那么在这个时点上,除了黄兴之外的三个人最可能在做什么呢?

今年高考文综为何三个答案都是黄兴?

A:宋教仁

1904年的时候,宋教仁和黄兴发起成立了华兴会,提出的口号是著名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同年宋教仁就到了日本东京,成立了同盟会。

一直到1910年底,宋教仁返回上海,成为了《民立报》的主笔,以“渔父”笔名撰写大量宣传革命的文章。之后,在1911年7月,也就是黄花岗起义后的三个月后,宋教仁在上海与谭人凤、陈其美等人组建了同盟会中部总会。而在1911年宋教仁还有一部分精力是放在了《比较财政学》这本日文书的翻译上。

推论:宋教仁黄花岗起义时期,应该一直活动在上海,并且主要是以写文章为主,参与广州黄花岗暴动起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今年高考文综为何三个答案都是黄兴?

B:孙中山

1894年的时候,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组建了以“振兴中华”之意的兴中会,提出了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的誓词。1895年兴中会因为密谋的广州起义失败而逃亡国外。

而后孙中山的主要活动是在海外一方面宣传革命、一方面呢通过演讲等方式筹措革命资金。一直到1911年10月份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后,孙中山才从美国回来就任临时大总统。这期间,孙中山唯一参加过的一次武装起义是在1907年12月的镇南关起义,这次起义是有孙中山、黄兴一起参加的,结果失败了。

推论:孙中山在黄花岗起义期间,一直居住在国外,是不可能回国具体领导武装起义活动的

今年高考文综为何三个答案都是黄兴?

C:徐锡麟

徐锡麟应该是三个人当中,相对陌生的一个。而被称为侠义书生的徐锡麟,最著名的历史事件,就是和秋瑾一起领导了浙皖起义。

1904年的时候,徐锡麟在蔡元培的邀请下入了光复会,同年创办了“大通学堂”,邀请秋瑾来主持,倡体育、讲武事,用以培养光复会的骨干力量。而这个“大通学堂”就成为了当时的革命指挥枢纽,徐锡麟成为了光复会的实际领袖。

1907年7月,徐锡麟和秋瑾共同领导了以安庆、绍兴等地为核心的浙皖起义,枪杀了清朝的封疆大吏安徽巡抚恩铭,与清军激战四小时,终因孤军无援、寡不敌众而被捕遇害。而徐锡麟的孙女徐乃锦后来成为了蒋介石的孙子蒋孝文的妻子。

推理:牺牲于1907年的徐锡麟同样无法参加四年后的黄花岗起义行动。

一个道理

其实在很多年前,就有很多的人士在对比我国和外国有关历史教育的差异性,其中重要的一个对比是:我们国家的孩子对于历史的学习更加侧重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只要能够背诵这些考点就能拿到高分;而国外的孩子学习历史,主要是学习在什么背景条件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历史事件,而从不同的角度看上去又有怎样的规律,能够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而今年如果真的这样一道题出现在了代表我们最为权威的高考题目当中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加赞佩出题人的魄力,从这道题目中我们看到了打破原有历史考题模型的一种可能性的尝试,一道题目考了四个人物的历史活动梗概,宋教仁当时活动在上海、孙中山还在美国刷盘子,而徐锡麟也许不太熟,但是秋瑾总有印象,那么秋瑾的搭档徐锡麟死于黄花岗起义前的1907年。

而我相信,即便当时傻了、疯了而乱选的这些同学,也一定会高考之后迅速的查阅这些资料,而不是只去查是黄兴连开了三枪这么简单,通过这次考试相信孩子们会对这几个代表人物的历史情况终生难忘。

而更加重要的是,在未来,当四年后这些孩子们走出校门面对真实的社会的时候,他们会感激当年的这道历史题,给了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形成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正确选择的一个方向性的里程碑,这应该会比这一场高考的分数,更加的重要。

    更多精彩文章

    • 如何提高自己犯的错误?
    • 方法必读:高中近义词辨析常用四种方法
    • 方法点拨:写好作文开头的经典九法
    • 文科怎么学 浅谈高中文科学习体会
    • 做家庭作业,千万不要抄啊!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