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学习要点

来源:乐学发布时间:2012-10-21

《雪》

作者及本文: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农历八月初三)。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

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在他从文的30年间,共有"述著29种,250余万言",如《呐喊》、《彷徨》、《野草》、《华盖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朝花夕拾》等脍炙人口的名作,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选自《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野草》是鲁迅作品中最值得我们阅读的一部作品,而《雪》又是《野草》中最值得我们阅读的一篇文章。

学习重点:
1、学习鲁迅先生的用词手法和修辞手法,以及感情升华的方法。

2、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1)字形及读音:隐约 嗡嗡 奁 灼灼 消释 褪尽 蓬勃 弥漫 凛冽
(2)字义:
暖国:指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
壶卢:葫芦。
奁:盒子。

3、注意下列加红的多音字。
模样 包藏

学习本文:
1、关于本篇的修辞手法:本篇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

2、通过本文,欣赏一代文豪--鲁迅笔下"江南的?的"滋润美艳"和"朔方的雪"的"如粉"、"如沙"、"旋转而且升腾"的画面。作者以两种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

3、文章前半部分通过对"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境;文章后半部分描写"朔方的雪"与"凛冽的天宇"奋飞搏战的"雨的精魂"时,包含了诗人的感情在内,表现了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品格的歌颂。

4、本文在两幅画面的对比中,贯穿着作者想要表达的一个道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深入探求:
通过本文及以前接触过的鲁迅的文章,我们大概了解,初中阶段我们接触的鲁迅作品,多为一些关于生命,关于爱和美的感悟、描写与思考,相对明朗的文字。但鲁迅的作品难字难句,背景、典故很多,因此在最初阅读时,很多地方都读不懂--不仅是文字不懂,更是由于鲁迅作品包含了他自己的许多深刻的生命体验。对于鲁迅的文章,多读几遍就会多懂一些,对鲁迅逐渐理解了,过去读不懂的回过头来重读就会懂了;但也还有不懂的,就得继续不断地读。
鲁迅的文章大多充满着反抗和偶尔的高音量,充满着对光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后人们往往称鲁迅为"战士",尽管没有明确说明,但依然指的是鲁迅的特有语调和鲁迅反抗的笔墨。

    更多精彩文章

    • 《醉翁亭记》学习要点
    • 八下《诗词五首》学习要点
    • 《醉翁亭记》学习指要
    • 《藤野先生》比较学习
    • 《藤野先生》学习要点
    • 《我的第一本书》学习要点
    • 《我的母亲》学习要点
    • 《再塑生命》学习要点
    • 《列夫·托尔斯泰》学习要点
    • 《雷电颂》学习要点
    • 苏教《有的人》资料
    • 《五柳先生传》学习要点
    • 《藤野先生》备课参考
    • 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岳阳楼记
    • 《春酒》学习要点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