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三句一词教学《蟋蟀的住宅》

来源:乐学堂发布时间:2014-11-29

《蟋蟀的住宅》一文结构紧凑、语言生动,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怎样建筑住宅。教学中若能抓住课文中关键的三句一词,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课文一开头就开门见山地写道:“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这句话统领全文,可让学生仔细体会,明白它的意思是:蟋蟀由于它的唱歌和住宅而出名。蟋蟀的唱歌大家都很熟悉,那么它的住宅究竟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这么出名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呢?课文在第三自然段的开头写了这样一句话:“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它的劳动成果”即蟋蟀的住宅,这句话说蟋蟀的住宅令人感到惊奇。教学时可抓住这句话,要求学生仔细读文,看看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地方?经过阅读、分析,学生会发现原来蟋蟀的住宅确实很不简单:从外部看,既向阳又隐蔽,既弯弯曲曲又排水优良,并且有门,有平台;再看内部,虽说简朴,却是墙壁光滑、清洁、干燥、卫生。难怪作者在这部分课文的结尾再次赞叹道:“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这句话既照应了这个部分开头的那句话,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总结了这一部分的内容,同时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蟋蟀是用什么简单的工具,又是怎样完成这样伟大的工程的呢? 
  课文第八自然段紧接上文,回答了读者的疑问:原来蟋蟀就*自身柔弱的前足、后足、钳子和后腿这样简单的工具挖掘它的洞穴。其艰苦的程度可想而知:用前足扒土,用足端的钳子搬土块,用后足踏地,用后腿往后推土,干累了,歇一会儿继续工作;一干就是几个钟头,“我”已经看得不耐烦了,蟋蟀还在干。经过这样艰苦的挖掘之后,还要不断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即使在冬天也没有间断,在别的季节更不会放松整修了。读到这里,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启发学生思考:蟋蟀为什么要这样不辞辛劳地建筑它的住宅呢? 
  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找到了答案:这一切都是因为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让学生先看看别的昆虫是怎样随遇而安的:它们“不费功夫”地找到一个临时的隐蔽所藏身,然后又“毫不可惜”地弃它而去。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的住宅首先要经过慎重地选址,要选择排水优良,能晒到阳光的地方。然后*自己的力量一点一点地挖掘,之后还要进行长时间的整修,其中花费的工夫可谓大矣! 
  作者写这篇《蟋蟀的住宅》,写作目的是什么呢?仅仅是表现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吗?再读前文提到的那三句话,我们发现:作者在赞扬蟋蟀的住宅令人“感到惊奇”、是“伟大的工程”时,一再提到它用来修筑住宅的“柔弱”、“简单”的工具。蟋蟀就是*着这样柔弱、简单的工具修成了那么舒服、讲究的住宅,的确很伟大,很令人吃惊。再仔细想一想,比这住宅更值得称赞的是什么呢?是蟋蟀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啊!这是其它昆虫所不具备的,也是我们很多人所缺乏的。由此可见,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和住宅,还由于它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更多精彩文章

    •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
    • “魅力”一词的教学反思
    • 体味运笔、探究主旨---《蟋蟀的住宅》教学所得
    • 让说话和作文风趣一点
    • 在预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 教案当在品味反思中生成
    • 听任老师《一夜的工作》感悟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