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教案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18

教学目的 

  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吟咏,要求当堂背诵这首诗。 

  2.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不宜面面俱到。可结合运用比较法(换词、移位等)理解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解题 

  《秋词》原有二首,此为第一首。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悲秋的传统,大多数诗人每逢秋天便要慨叹寂寥和凄凉,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一反前人低沉哀怨的笔调,抒写了一种对秋天的全新的体验。 

  (二)研习课文 

  1.指名试读课文,教师指点: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学生再读。 

  2.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提出质疑。 

  3.学生质疑,扫清词语障碍。 

  春朝(zhāo):春日,春天,与“秋日”相对应。 

  引:引发。 

  4.晶析鉴赏。 

  问:诗人表现“秋日胜春朝”,不写秋天如何秋高气爽,秋色如何迷人,而写万里晴空孤单的一鹤排云冲霄的景象,这与“悲寂寥”有何根本的不同? 

  使学生领悟:万里晴空展现出一幅开阔景象,更显出“一鹤”矫健凌厉、奋发向上的气势。显然,这只鹤是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使人精神为之抖擞。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便引诗情到碧霄”。 

  体会“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意蕴,古人云: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就会奋斗不息,便不会感到寂寥。“一鹤排云上”所体现的奋斗之志与诗人的情志已融为一体,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人觉得其诗情好像与鹤一起直冲云霄。此可谓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 

  5.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布置作业 

  读刘禹锡《秋词》之二,想想与课文所选《秋词》有何异同,写一篇阅读笔记。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注:嗾(sǒu)人狂:使人发狂。嗾:数,使。

    更多精彩文章

    • 【初中八年级教案】答谢中书书教案
    • 【初中八年级教案】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与朱元思书教案
    • 《错过》教案5
    • 《夜雨寄北》教案1
    •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 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2
    • 《信客》教案4
    •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4
    • 《春望》教案
    • 《三峡》突破难点能力训练
    •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设计
    • 《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