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诫子》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25

一、设计说明
    文章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课文层次清晰,论点鲜明,言简意赅。教学时,应让学生在广泛搜集了解有关周公的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认识谦虚谨慎的重要作用。可让学生采用诵读与精研法理解文意,用对比阅读法巩固拓展,用辩论法领悟课文主旨。
    二、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领悟文章主旨,学习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言简意赅的表达方法。
    2.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谦虚谨慎对于治国与做人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①从“韩诗学”导入。
    ②从“博闻强记”“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等词语导入,引导学生理解、运用与积累成语。示例:多媒体课件展示这几个词语,让学生理解其意义及用法,然后提问:你知道它们出自谁写的哪篇文章吗?
    ③从曹操诗《短歌行•对酒当歌》中的名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导入。
    2.教学切入点
    ①从“诫子”的背景和方法切入。
    示例:周公为什么要“诫子”?他是如何“诫子”的?想象周公如此“诫子”会有什么效果?
    ②从成语“握发吐哺”切入。
    示例:成语“握发吐哺”是形容君王求贤的殷切之情。贵为文王之子、武王之弟的周公,为何还要如此勤奋?他是如何劝诫儿子的?(周公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劝诫儿子,强调为君王者应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又从圣贤之言和桀、纣的反面说理,语重心长地告诫“无以鲁国骄士”。)
    3.重难点的突破:诵读法,对比法
    教学重难点:积累相关文言实词、虚词和熟语,把握谦虚谨慎、礼贤下士是守业之本的中心,理解事实与道理相结合、正反对比、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4.学法指导
    ①诵读与精研法: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精研“六谦”,掌握“骄”“相”“守”等实词和“以”“于”等虚词的用法,积累“握发吐哺”“博闻强记”“贵为天子”等词语,理解“六谦”的警示。
    ②对比阅读法:a.周公与桀、纣“谦”与“不谦”的不同做法、不同结果的对比,进一步理解“谦”对于治国的重要性。b.将课文与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比较。
    ③辩论法:组织一场小小的辩论会:你认为周公的“六谦”在当今社会还适用吗?
    四、拓展延伸
    1.课前查阅有关周公的故事、诗文和有关“韩诗学”的情况。
    2.对比阅读课文与《读孟尝君传》。
    3.小小辩论会:周公的“六谦”在当今社会还适用吗?
    
                         摘自《语文建设》2006年第5期

    更多精彩文章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1
    • 《琵琶行》教学设计1
    • 《乡愁》教学设计1
    • 《蛔蝈与蛐蛐》教学设计
    • 《诗两首》教学设计1
    • 《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5
    •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 《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4
    •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6
    •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2
    • 《致女儿的一封信》
    • 韩愈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示例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简案
    •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设计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歌五首教案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