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写字起步教学初探

来源:乐学发布时间:2015-05-23

动作地反复训练,循序渐进,逐步综合,直到合乎要求为止。每一次写字之前都要求学生边背写字儿歌,边调整姿势,做好心理准备以后再动笔开始书写。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书写姿势的要领,可以编一些简短的儿歌,学生易学易懂易记。如“头摆摆正,背挺挺直,脚放放好”等。教师要时时提醒,时时督促,认真落实。 
     二、练好基本笔画是基础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学生练好了基本笔画就容易写出端正的字。有的学生写出来的字歪歪斜斜的,有的学生写出来的字软弱无力都是因为没有写好基本笔画。在一年级新生学写汉字之前先练好基本笔画尤其重要。1、认识各种笔画名称。横有长横、短横,竖有垂露竖、悬针竖,撇有斜撇、竖撇、平撇,还有捺、点等都有不同的分类。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笔画有着不同的写法。2、掌握各种笔画的写法要领。指导一年级新生初学笔画,教师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容易接受、领悟。如指导写长横,不宜说“起笔稍顿,向右行笔,略向上倾斜,收笔回带,提收”这样学生不太理解的书法术语,而换之以“开始时轻轻地顿一下,然后向右写,稍微向上斜,最后再轻轻地顿一下、回一下”。另外要经常提醒学生一些有规律的写法,如写“折”和“钩”都不能太快,在折处和钩处要用力稍顿,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有力度。3、重视书空和描红。在教师范写时要让学生跟着书空,避免注意力的分散。在书空时要注意方法,要求学生“眼到”、“心到”、“手到”。速度上要跟着老师的范写,还要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加深印象。如写撇和捺都不能把笔一直写到底不放,最后应有提笔这一动作,学生在书空时掌握了这一点就能写正确。在书空以后即可进行描红。描红对于学生练字来说可谓一根“拐杖”,只有准确使用好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对于描红要求能“一笔描成”,并且“笔笔到位”。具体来说就是按照正确的写字方法来写,该顿的地方就顿,该提笔的地方就提笔,并且看准笔画描,不描到红线以外。学生如能正确描红也说明他们基本掌握了写法要领。4、基本笔画天天练。针对一年级上半学期学生的特点,每天花费五分钟用来练习基本笔画,多次反复加以强调,使学生牢牢掌握。 
      三、学会观察、分析是根本  在教学生字时要求学生一是“会写”,二是“写好”。怎样分析把字“写好”,对于初学写字的一年级上半学期的学生来讲要求不可过高。一能说出笔画的名称,知道写好这个笔画的要领;二能说出跟田字格中横、竖中线有关的笔画。在指导时尽量要让学生自己发现,教师再加以点拨强调。  如“中”字,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能说出“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第四笔竖是悬针竖,要写在竖中线中”。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第一笔竖和第二笔横折的“折”都要稍往内斜,再让学生将这几点连起来说几遍。掌握要点后再来写就能在田字格中写好这个“中”字了。  到一年级下半学期,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在观察中进行比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1、部首字与它在合体字中作部首时的比较。  汉字中有不少字是部首字,它们在合体字中成为一部分时为了协调让位,便在形态上有了些变化。这就需要仔细观察,善于比较,才能发现其中的特点。如部首字“木”与它在合体字“桃”、“梨”中作部首时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木”在“桃”字中变窄了,最明显的就是“横”变短了,“捺”为了让位给右边的“兆”而变成了“点”。“木”在“梨”字中变扁了,最明显的就是“竖”变短了,而“横”却变长了,这是为了托住上边的“利”。通过一系列的比较,我让学生找一找其中的规律:这些变化与字的结构有什么关系?在左右结构的字中有什么变化?在上下结构的字中又有什么变化?掌握规律后,举一反三,学生能准确地回答出“月”、“女”、“土”、“革”等部首字与它们在合体字中作部首时的不同写法。2、同一字中相同名称笔画的比较。  如“衫”、“三”这两个字都有三个相同名称的笔画。“衫”字有三个“撇”,“三”字有三个“横”,可是它们的写法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在写之前,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它们的异同。通过比较,就可发现“衫”字右边的三个“撇”长短不

    更多精彩文章

    • “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初探
    • 一年级语文关于倾听习惯培养的个案
    • 感受一年级——《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生活中的趣事》教学反思
    • 一年级“语文天地”使用与思考
    • 一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 多元化作文评价初探之二
    • 作文讲评课初探
    • 一年级小组教学反思
    • 一年级语文(西师版)第九单元教学反思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 在预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 让说话和作文风趣一点
    • 教案当在品味反思中生成
    • 听任老师《一夜的工作》感悟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