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关于倾听习惯培养的个案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6-02

教学案例 
     以下是发生在我上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识字1》上的三个教学片段:
     教学片断一:当时我正准备组织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学习生字“春、夏、秋、冬”。我说道:“请大家在小组中学习这些生字,读准它们的音,再讨论一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未等老师说完,孩子们己迫不及待地行动了起来,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讨论,我的后半句话早已淹没在了孩子们的声浪中。我怕孩子们没听清要求,又提高嗓门,把后半句话重复了一遍。我在参与有些小组的讨论中,发现还是有不少孩子没有听到老师后半个要求。
(分析:学生们还没有听完老师的要求,便展开了讨论。表面看是热热闹闹的,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有不少小组只是停留在了对字音的反复学习上,并没有对每个字作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片断二:熟读了儿歌之后,我问大家:“每一个季节都唱到了什么景物?”孩子们纷纷举手,其中A回答了这个问题:“花儿,蝉儿,嗯——”A稍微停了一会儿,正思索着。这时有那么几个孩子,边举手,嘴中边喊着:“枫叶!雪花!枫叶!雪花!”A尴尬地望着我,嘴里咕哝着:“噢,枫叶,雪花。”坐下了。
(分析:A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只作了短暂的停顿,稍加思考。其余孩子便没有耐心听下去,着急的代替他回答。这实际上,等于剥夺了A思考、回答的权利。)
    教学片断三:在拓展说话训练时,我要孩子们挑一个喜欢的季节说说它的特征。B说道:“春天,柳树发芽了。”几个同学发言之后,我见C举手特别积极,便请他发言,他说:“春天,柳树发芽了。”此语一出,有的孩子便说:“刚刚说过了!”C不服气,有些委屈地说:“我又没有听到。”
(分析:C在别人发言时,没有认真听,结果,重复回答了。)
教学反思
    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足够重视对孩子“听”的习惯的训练、培养。“听”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讯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听的习惯,极有可能对孩子的学习造成障碍。特别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已有知识局限,正是应该大量听记、大量输入、大量积累的黄金时间。而我并没有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孩子们才会在课堂上有这种表现。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在平时的小练习中,就发现有的孩子不愿静下心来听老师读题释题,往往审错题意;有时,孩子们的作业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做。
    看来,注重对孩子“听”的训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了。一般课堂上的“听”有以下几种常见模式,即:老师听学生(从上至下)、学生听老师(由下往上)、学生听学生(平级)。针对此,我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一、以身作则   老师是孩子们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倾听,决不在孩子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孩子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孩子的回答。对孩子的发言,给与适当的评价。
     二、细化要求     以往,一直要求孩子们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孩子们对此认识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如: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发言的人;要听清老师或发言的人的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
     三、进行评价   结合每周的评价表,对孩子这一阶段“听”的表现,做一个总结。评价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内容为老师提出的听的要求。通过评价,发扬优点,更重的是指出了孩子们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四、表扬鼓励    在对孩子听的习惯的培养中,少不了孩子最能够接受的方式:表扬鼓励。哪些孩子做得特别好的,应及时鼓励,必要时,要把文章做足。当然,老师更应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

    更多精彩文章

    •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生活中的趣事》教学反思
    • 一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 如何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 一年级语文(西师版)第九单元教学反思
    •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反思
    • 让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 蹲下来倾听花开的声音——“ 赶花”成了“赶场” 的教学启示
    • 2006--2007学年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 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 一年级语文古诗《春晓》教学反思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 听任老师《一夜的工作》感悟
    • 让说话和作文风趣一点
    • 在预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 教案当在品味反思中生成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