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的造林时代—晚期古生代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12-03

晚期古生代的蕨类植物同现代的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们多为木本大树,是造林或成煤植物的主要来源。到了泥盆纪中期,大陆气候变得干旱,裸蕨类的地下部分为了增加吸水面积而产生了细小的叉状旁枝,这种结构已经比较像根了。光秃秃、赤条条的地上输导组织由于受光面积小,迫使其上面长出了许多鳞片状的“突出体”,以增大光合作用的面积,这种突出体也就是原始类型的叶。泥盆纪晚期,气候进一步干旱,一部分裸蕨由于承受不住干旱而衰亡绝灭了,另一部分则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演变为更加高等的植物,这就是石松类(图34)、真蕨类等蕨类植物。石松类植物:在晚期古生代,石松植物分布很广,属种也远比现在多,它们大多为木本大树,如石松类的鳞木,已纪有了真正的根和简单的针形及线形叶片,它们的茎干有的可以高达40米,基部直径达2米,是石炭纪、二叠纪主要的造煤植物。现代的石松植物属种已经很少(图35),而且多为灌木,植株小型,茎直立或匍匐,且分枝。有简单的小叶。真蕨植物:真蕨植物也是由裸蕨植物演化而来,在泥盆纪已出现,石炭纪、二叠纪大为发展,到了中生代仍然很繁盛,现代尚有400余种,真蕨植物一般生活在潮湿阴暗地区,有不太发育的茎和大型羽状复叶。当然,也有少部分长成高大树木的。一般化石主要是保存叶部,要注意叶的结构、形态及叶脉特点等。节蕨植物:一般茎分节、分枝,叶轮生于节上,大部分茎中心具空腔。如现代的木贼就属于节蕨类。石炭纪、二叠纪节蕨类化石有芦木、楔叶等。总之,晚期古生代的石松类、真蕨类和楔叶类等蕨类植物极为繁盛,形成大片沼泽森林。因此,晚期古生代是蕨类植物的造林时代。由于它们有根、茎、叶的分化,因此为建立更好的陆地植物区系奠定了基础。但是,在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中,受精作用仍离不开水环境,其配子体必须生长于潮湿的环境,因而蕨类植物尚未能像种子植物那样更适合于陆地上的生活。这一点是蕨类植物原始性的反映。它们在二迭纪时开始衰败,到了中生代以后便逐渐为种子植物所超越了。现代蕨类植物约有12000种,我国蕨类植物是较丰富的,约有2600种。它们大多适于林下或山野、沟谷、溪边、沼泽地等较阴湿的环境,从全球来看,尤以热带、亚热带地区最为丰富。

    更多精彩文章

    • 【植物百科】佛手瓜繁殖和栽培的方法
    • 大麻-毒品植物溯源
    • 古柯-毒品植物溯源
    • 水杉-植物界的活化石
    • 银杉-植物界的活化石
    • 罂粟-毒品植物溯源
    • 鱼类和裸蕨植物的时代—中期古生代
    • 植物病原微生物
    • 浅谈植物的气生根
    • 谈谈植物的乳汁
    • 雷达与反雷达—谈蝙蝠与蛾子
    • 不畏严寒的早春植物
    • 公鸡为什么能及时报晓?
    • 水中“美妙的音乐会”—鱼的发声
    • 门窗上面的小窟窿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