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3-14

课程标准的要求

1.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2. 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3. 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4. 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5. 理解机械效率。

6. 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全章概述

在电学部分已介绍能的概念基础上,本章将继续探究能量中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一些问题,进一步认识宇宙万物之间能的转化,以及能的转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本章教材从日常最密切的物理现象入手,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加了学生对物理的亲切感和兴趣,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本章讲述的机械能是能最常见的形式之一,也是力学学习的综合性的内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本章内容安排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的编写思路有较大的变化,原教材从功的角度来认识能,而本教材则从能的角度来认识功和功率,把做功简单地理解为能量转化的过程。在能的基础上,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比较自然地给出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由于学生已有对简单机械的一些认识基础,教材便自然地将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问题应用在各种机械上,最后通过一些实例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达到教学目标。

本章教材围绕“机械能”的概念展开,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作用,而把“功”的概念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这一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应用身边器材进行物理问题的探究,从而使学生感到物理的亲近,保持对物理的兴趣,教材把过去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改为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使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探究中,获得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进取心。

二、本章教材内容特点

1. 本章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学生应用实例去体验、分析的过程,体现了《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2. 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一些资料、剪报等实际社会生活中的事实,重视利用所学习的内容的理解,加强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如以一铁路工人“中弹”昏倒的事例,教育旅客不要往窗外乱扔杂物;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不同?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理解,使学生对一些可能伤害别人的事引起警觉,对于可能会伤害自己的事能采取防范措施。

3. 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作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对这类问题进行思考、交流,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养成崇尚科学的科学态度。如“拦河大坝发电站”、章首图“无处不在的能量”、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等等,同时可引导学生从各个渠道去查阅水能和风能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建议

1. 动能和势能

学生看章首图、阅读章首语建立情景,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可用小鸟撞坏飞机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在教学中由于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因此要尽力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应用实例。例如:列举物体具有动能的事例:子弹击靶、风车实验、激流冲石……通过大量类似的事例,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它们具有动能。然后,再找出具有动能的原因。在分析各种原因后,要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总结得出动能的初步概念,不过分追求严密性,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更多精彩文章

  • 初中物理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
  • 初中物理滑轮组、定滑轮、动滑轮
  • 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提纲,期末考试必备
  • 初二物理之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 初三物理:几种空气密度计算方法
  • 初三物理内能: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总结
  • 水的比热容是多少,初二物理内能
  • 冰雹的形成,初二物理物态变化
  • 小孔成像与孔的大小有关系吗,初二物理声和光
  • 不倒翁原理是什么,不倒翁原理分析
  • 弹簧测力计估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 托里拆利实验是什么,托里拆利实验过程详解
  • 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提纲,期末考试必备
  • 回路是什么意思,一次二次回路的区别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