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学阶段才做学问吗?(2)

来源:好学习发布时间:2011-10-01


    然而,我认为(现在已快“知天命”,该有资格说此话了):这两个阶段的阶段性
任务,都大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往车上装货,还是给车子加油?
    中国现代年轻一代的父母亲可能要比美国的同龄人更相信天赋。他们承认有些人是
比另一些人聪明,但他们更相信天赋是可以开发的。中国有个十分流行的提法,叫做
“开发智力”。既然可“开发”,就首先承认人具有待开发的潜能。一块荒地,不“开
发”,永远是一块荒凉的不毛之地。下小力开发,其收获与下大力开发差之甚远。
    由于有了开发的可能,又有了下功夫大小的区别,潜能的大小倒成了次要的。为了
开发出“富矿”,可是累倒了那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孩子第一声呀呀学语的“爸爸、
妈妈”还没叫全,雄心勃勃的父母亲们就开始了开发孩子智力的20年计划。其实,这种
“开发”早在胎教时就动工了。年轻的父母们把对自己父辈没能全力开发自己智力的遗
憾化作无比的动力,于是,各种各样的早期智力开发方法被“开发”出来:什么一岁学
认字、两岁学算术、三岁背唐诗、四岁学英语……孩子的潜能无限,父母的希望更是无
限。
    婴儿刚生下来时,手臂与大腿是一样粗细的,但是为什么随着体格的发展,大腿会
比手臂粗得多?以致有了“手臂扭不过大腿”一说。那是因为后天锻炼的结果。如果人
用手臂来走路,手臂可能也会比大腿粗的。后天的开发和锻炼十分重要,但先天的潜能
也是有一定极限的。因此智力的开发也不是无限的。当我们以为,给孩子加压加量是一
种锻炼,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
的,那就错了。
    那年我到美国宾州约克学院教书,妻子独自带着三岁的儿子留在国内。她采取“远
交近攻”的战略——不惜放弃本单位幼儿园的许多福利,而宁愿每天踩30分钟自行车,
送儿子到人们认为的市里最好的幼儿园接受教育。
    刚刚安顿好孩子进幼儿园,她又迫不及待地把儿子送去夜校学画国画。三岁的孩子
懂什么国画、油画,一节课下来,画在身上的墨汁要比画在纸上的还多。可是妻子在给
我的信中自我陶醉地说:儿子画在衣服上、脸上的画,特能展示出他的绘画天才。其实,
中国教育中提到的天才与美国天赋教育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美国电视上曾播放过一个专门探讨天才儿童的记录片。这个片子记录了好几个高智
商儿童的真实的生长经历。其中一位印裔美籍男孩,12岁上大学,17岁开始成为实习医
生。
    除了成功的事例,这部片子还记录了几个令人深思的例子。
    有个男孩,五六岁时被发现其智商高达150。后来他的父母离异,这个男孩被判归
父亲。父亲望子成龙,从小就让他加快学习速度。12岁那年这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两年
后,他由于心理不适而离开了大学。从那时开始,他的生母便向法庭起诉,说这孩子的
生父为了满足个人的成就感,逼迫这孩子超速学习,以致造成了对孩子的心理伤害……
    故事的结尾是那孩子的母亲胜诉。孩子又重判给了母亲。五年以后,这个孩子像他
的同龄人一样,又重新进入大学,从头开始。此时,他的智商测试显示,他不过同普通
人一般。
    该片的主持人从这个例子中巧妙地引出了一些并不广为人们注意的问题:应该怎样
对待高智商的孩子?应该为高智商的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生长环境?大多数人希望孩子聪
明过人,然而,高智商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命运呢?
    这部记录片还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有一个从南美某个国家新移民来的四口之家:
父亲、母亲和两个孩子。老大是个男孩儿,十一二岁;老二是个女孩儿,才上二年级。

更多精彩文章

  • 从“大学生保姆”现象,看当代家庭教育之缺失
  • 夫妻拾荒供出4个大学生 每顿吃的是白菜烫饭
  • 轻松度过2到4岁的赌气阶段
  • 母亲讨米供儿上了清华大学
  • 母背上的大学
  • 孩子叛逆都是父母的教错!
  • 家长,你听到孩子的心声了吗?
  • 成年人帮助儿童的正确方式
  • 让孩子闯荡也是一种教育
  • 放羊式的教育会不会害了孩子?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