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是基础 感是关键——《读后感》教学说略

来源:乐学堂发布时间:2014-11-29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训练是写读后感。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小学高年级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体。根据这种文体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这种文体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一、析“提示”,把握文体特点
  教学开始,先引导学生阅读写作提示,让学生懂得读后感是阅读文章后写出的体会和收获。其内容可以是对原文中心思想的感受,也可以是对原文某一观点的理解和想法,还可以是对原文写作技法的分析等。
  然后可以一篇读后感为例,指导学生细读分析这篇例文,让学生把握读后感的文体特点:开头概括原文,交代什么时间读了谁的什么文章或著作,有什么样的整体印象。然后针对原文的某些内容要点或中心思想或写作技法,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和收获。最后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现状或打算,或个人的想法、看法等,在这里,原文的内容是基础,由此产生的感受和体会则是关键。
二、读原文,理解原文内容
  顾名思义,读后感是先读后感,其中读是基础,感是关键,感是由读而产生的。要想有深刻的感受,就要认真地阅读、理解原文,否则感受就无从生发,或感而不深。
  为写读后感而阅读文章,其方法和思路有别于一般性的阅读。这种读可分为三步:(一)初读,整体感知原文,看看原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写作技法等,哪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或者说哪一点最值得学习。(二)细读,针对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用“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对原文进行深入分析。就主要内容而言,通过细读,明确原文讲了哪些内容、重点,这些要点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主要的内容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叙述的,就中心思想而言,要抓住原文中心重点词句,想一想重点词句的表面意思是什么,包含着怎样的深层意蕴;作者为什么要确定这个中心等,就写作技法而言,作者为了叙述某个内容,或为了表达感情,用了哪些写作方法,用了这些方法后有什么好处,这些方法有什么特点。(三)深读,根据原文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进一步理解原文内容,在读与思的过程中,力求与作者想在一起,从而步入“文与我思同,我思与文合”的理想读书境界。
三、谈感受,表达体会或收获
  第一、引导学生依据读后感的文体特点去构思文章。动笔之前,要想好写作顺序及内容要点,写作过程中,还要不时提醒学生,原文的内容是基点,自己的感受是主体。
  第二、引导学生准确归纳和概括原文的内容。要抓住要点深谈一至两点,不能面面俱到,引用原文要恰到好处,既不能过多抄录,又不能置之不理。
  第三、指导学生谈体会一定要抓住原文要点紧密结合自己的实际,既不能脱离原文随意想象,又不能没有边际地任意发挥,引导学生抓住一两个要点谈深谈透,实事求是地谈出自己的收获及现状,真心诚意地谈出自己的打算和要努力的方向。同时,所谈感受要新颖,要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深、实、真、新是基本要求。 

    更多精彩文章

    • 语言转化是关键——多媒体语文教学反思
    • 《冬夜的灯光》读后感
    •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切忌机械重复
    •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 这样的写比较有效果--《孔子游春》读后感
    • 重视课堂积累 打好写作基础
    • 听任老师《一夜的工作》感悟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 让说话和作文风趣一点
    • 教案当在品味反思中生成
    • 在预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