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与元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乐学堂发布时间:2014-12-22

元学习理论认为:人是积极主动的有机体,人能够计划未来,监视现在,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要提高人的学习效率,必须重视元学习能力的培养。

那么,什么是元学习能力呢?元学习能力实际是一种复合的自我监控能力。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会激励自己勤奋学习,会确立学习目标,善于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适当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善于检测达标情况,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善于总结自己达成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心态等。它对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学会学习具有巨大的作用。研究表明:元学习能力主要靠后天习得,是在学习中培养出来的。可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基本上没有元学习的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少有教师注意甚至忽略元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构建的读写结合训练 “四环节” 课堂教学模式,从学法的角度研究教法,既重教法,更重学法,既重知识的获得,也重知识获得过程的监控与优化,既重认知结构的优化,也重非认知心理结构的优化,因而有利于学生的元学习能力的培养。

首先,从“四环节”教学模式构成的理论基础——环状结构理论看,它包含着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的思想。环状结构理论把人的活动分为三个基本环节,定向环节、同对象实际接触的效应过程环节、借助于返回联系修正和充实起初传入的映象环节。定向环节始于外界刺激,主体产生一系列反应,通过反应达到提示刺激本身的特性及其意义的作用,从而认知新的环境,建立调节行为定向映象解决行动的定向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定向环节相当于学生接触文本,并对文本性质、大致内容有总体把握,从而确定学些什么,怎样去学习的这个阶段。同对象实际接触的效应过程环节是紧接定向环节的活动而来的,它是在定向映象调节支配下发生的,相当于学生学习知识的具体过程。反馈环节指的是执行环节动作结果的回归式内导系统,其作用在于对行动结果进行检验、调节和认可,相当于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过程。反馈环节明确要求人在活动过程 中,不仅要意识到自己在加工材料,而且要意识到自己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不断反省自己采取的行动策略是否恰当,不断优化自己的信息加工过程,关注在这个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与行动成果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调节,使之朝有利于行动成果获得的方向发展。“四环节”模式是以它为理论基础构建的,因此,运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时,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加以监控、调节、修正,达到优化自己学习过程的目的。这实际就是元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

第二,从“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四个环节的设置看,它的每一个环节都重视元学习能力的培养。导入  定向环节是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整学习情绪,并初步感知文本,整体把握,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的环节。在这个阶段,我们特别强调学生以积极饱满的情绪进入文本,快速阅读感知,整体把握,并调动知识储备自己确定研究的方向。这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调节学习情绪、磨砺学习意志、确立学习目标的元学习能力。示范指导环节是教师激励学生深入文本,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并尝试前后联系自主解决,教师适时给予点拨,帮助理清思路,教给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环节,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既应传授给学生陈述性知识(“是什么”或“为什么”),又教给学生用陈述性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并培养学生调节自己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懂得对自己达到目标的进程的评价的必要性和对自己解题策略加以调控的重要性。示范指导环节特别强调示范以经典,指导以方法、策略、思维方式,并且是在学生充分进入文本后才在关键处、疑难处、兴奋处进行点拨指导。反对在学生不读不疑不思时进行指导。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方法的能力。练习巩固环节的作用是为了“举三反一”,使在第二环节培养的能力定型,使操作技能、策略的运用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既是学生对教师案例教学的模仿运用,也是对自己知识掌握状况的检测,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达成目标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并在检测之后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再次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使其更加完善的过程。这一环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增进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奋斗精神,达到优化学生非认知心理结构的作用。培养学生检测、总结、调节自己学习方式方法的元学习能力。迁移创造环节,则是策略性知识(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在解决同级或高一级、同质或异质的问题时,对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有效性的验证、校正、改造,是真正的能力的定型与发展。在这一个环节。我们不仅注意知识的迁移、技能的迁移,也注意态度、方法、思路的迁移,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的运用。

另外,本模式的四个环节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也为元学习能力自觉的、科学的训练提供了保证。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运用“四环节”模式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呢?下面我们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环节:导入  定向

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读了课文,明白了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那么,作者是如何塑造鲁提辖这个人物形象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鲁提辖这个人物形象。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加点为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上)。导语 的设计,既唤起了学生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回忆,又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作者是如何把鲁提辖这个人物塑造得这样鲜明、形象、独具个性呢?此时再提出学习目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就会激起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欲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实现学习目标的活动中去。同时,从教师的引入点上,学生也会意识到读小说就要抓住人物形象,从人物形象的分析中去把握作品主题。这样,就利于培养学生确立小说阅读目标的方法的能力。

第二环节:示范指导

指导:分析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与人物,人物与事件,事件与事件,道理与道理之间的关系,从人物与其他人、事、物的联系中去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还应透过表层看内里,去揣摩人物的真实思想感情。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给人物的行为心理以合科逻辑的解释。如对鲁提辖的分析,就应从鲁达与金氏父女的关系,鲁达与镇关西的关系,镇关西与金氏父女的关系中去把握。从鲁达对金氏父女,一问、二赠、三救;镇关西对金氏父女,一占、二弃、三诈方面去把握。通过这一对比阅读,就能理解鲁提辖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的性格。然后,教师再以此为例向学生展示分析鲁提辖与镇关西、镇关西与金氏父女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鲁提辖的性格的方法和学习过程,给学生一个可供操作的模仿范例。

从这个环节看,教师的指导首先是学习策略方面的指导教给学生和思维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策略性知识,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策略知识去控制优化自己的学习和思维过程。然后才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方法与策略知识去主动获得知识,进一步体味、完善这一学习方式。这就要求学生既关注知识,又关注知识获取的过程,使知识的掌握具有“清醒”的性质,不仅知道“是什么”,也知道“为什么”,还知道“怎样做”,从而改变过去那种知识获取的被动状态和知识获取的“瞎猫碰上死老鼠”的状态。这种元学习能力是人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应予高度重视。

当然,对于如何示范指导,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或者给予知识与方法的点拨,或者要求学生直接动手解决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视具体问题或点拨、或示范,以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本课时,我之所以采用先给予知识、方法的点拨方式,就是因为本课是本册的第二篇小说,这一篇与前一篇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上有差异,与第三篇联系紧密。因此,这样处理既有利于使分析人物方法系统化,又为后一课的学习作方法上的准备。

第三环节:练习巩固

此时教师要求学生,分析揣摩鲁智深在与其他人相处,在处理其他事时的言行和特点,如分析郑屠、李忠、史进与鲁智深的关系和处事方式。学生在分析郑屠形象时,就会从郑屠与金氏父女的关系:一占、二弃、三诈,对鲁达的一从、二拼、三求中明确郑屠欺软怕硬、外强中干的性格特点,从对立面加深学生对鲁提辖为何拳打镇关西(即鲁提辖嫉恶如仇的性格)的理解。从鲁提辖与李忠、史进的分析中,领会鲁提辖重义轻财,好打抱不平等性格牲。这样,鲁提辖的形象逐渐在学生面前完整丰满起来。

更深一层的要求是思考人物的形象——鲁提辖的形象。他那些性格是依赖什么显现出来的,为什么写他因金氏父女被郑屠欺凌而拳打郑屠还要写他对店小二的态度,对酒楼小厮的态度。还要写他与李忠、史进的交往,从而明白小说中个性化的人物行为、语言、处事方式等对塑人物形象的巨大作用,从而明白经典小说中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立体化的特点,不仅使学生明白“写了什么”,还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写”,更要明白,“我们自己该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为能力与策略的迁移创造条件,不仅是有利于顺向迁移,也有利于逆向迁移。

此时,师生再通过总结,明确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展示人物的性格;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抓住人物与人物、人物与事件、事件与事件、道理与道理之间的联系,从人物与其他人、事、物的联系中去把握人物形象。这里的总结是从实践到理论的一个升华,对下一环节起到理性指导的作用。

第四环节:迁移创造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学生课内所得的全面检验提供一个规范的操作过程,通常以作业 的形式出现。教学至此,布置作业 :运用本课所得,自学《范进中举》,分析范进形象。“受教于课练程度。那么,这类知识就会以知识组块形式在头脑中表征。知识组块节提供与课内相联系的材料,让学生运用在课内获得的知识、方法去解决类似的问题,其目的是实现知识的自动化。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种“举三反一”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在分析作品的生活、人物,作者的写法、思想感情的同时,也反省比照着自己的生活、身边的人物,自己对他们的感情与看法,在这种由外到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在高速着自己的非认知心理结构。最后才有可能把这些改变与优化外显在自己的写作之中。读与写才可能真正高品位地结合起来。可以这样说,这一环节的训练是学生元学习能力的整体训练和强化。

总之,“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把元学习能力的3个方面8个维度①的训练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使元学习能力的培养经常化、规范化。这对于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根据董奇等的划分,见董奇等《10—16岁儿童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成分、发展及作用的研究》

    更多精彩文章

    • 美——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的原则
    • 评王莲芬老师《月亮上的足迹》课堂教学
    • 走近新课标,走进新课堂
    • 让遭遇“意外”的课堂也精彩
    • 激活思维 生生对话,成就课堂教学的精彩
    •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
    •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 放开手中的线——注重技巧 创新课堂
    • 课堂教学重在感受文本语言
    • 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系统的说明
    • 关于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意见
    • 浅谈心理调控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运用
    • 关于说课理论的探讨
    • 不可忽视的两用语境成语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