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意见

来源:学霸去哪儿发布时间:2015-03-06

----------lhwqxl

邱兴莉

在一所封闭的学校里,教学创新可以拓宽学生的求知视野;在一所教条的学校里,教学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一所陈旧的学校里,教学创新可以为学校注入源头活水。教学创新是一个教师的立身之本,没有创新的教师是不会受到学生们欢迎的。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怎样才能做到教学创新呢?

一.改变 “惰性”,培养能力。

??教师的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培养自己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得出新成果的一种教育手段。

??语文教学中,教师容易陷入教育的“惰性”,有语文学科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语文教师主观方面的因素。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使课堂教学可能走向概念化。语文学科的支配性特点,又使得读者的阅读容易受到作者的影响,遵循作者的主观意图。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改变这种“惰性”,不满足于书本或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使自己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善假于物,引导创新。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人尚且知道善假于物,更何况现代的语文教师呢。

语文教学所假之物,不是别的东西,语文基础知识是也。语文教学创新不能离开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条件下,才能提高阅读欣赏的能力,丰富自己的审美情趣,才有可能对其阅读的文章做进一步的分析。同样,语文教师只有在充分依托了语文基础知识传授的条件下,才会有语文教学的创新。

三.注意层次,普遍开发。

??当代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发潜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创新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的不同,还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创新中注意层次,普遍开发。

在一节语文活动课上,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对全班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做了充分了解。我设计了“那一天”这个活动题目,看似平常的题目,其实就体现了注意层次,普遍开发的原则。

在这次活动中,每一位同学都能由这一题目展开联想。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联想到过去的某一天发生了某一件事情,思维敏捷的同学还想像到了未来。这样的开放性题目能够激活同学们思维力、创造力,使他们主动去探究。同时,也照

顾了一些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都较高的同学,让他们纵横驰骋,天马行空,任意发挥。

四.调整体系,合理整合。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它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语

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创新中,要大胆调整教材体系,进行资源整合。

语文教师在教学创新中,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按照既定方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情境中,在知识大面积的迁移中,树立创新精神,主动发现问题。还要使他们在自己原有语文知识积淀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从而获得更多新的知识。

语文教师在教学创新中,应当针对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及认知方式不同的特点,将教材体系做适当调整安排,以便学生将知识新旧衔接,从而形成知识的迁移。

语文教师在教学创新中,还必须将学习情境及教材性质解说清楚,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再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将教学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使学生产生新的体会,得到新的知识。

总之,语文教学创新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要求语文教师应当是创新者。它要求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如果语文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那么他的教学就富有了创新的活力,就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做到探究性学习。一旦语文教师做到了教学创新,那么他就可以自豪地说:“我跟上了当代教育改革的步伐,我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更多精彩文章

    • 把IT融入教育创新
    • 教育专家刘国正直指语文教学误区
    • 面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 语文教学 朗读先行——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
    •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任兴荣
    • 重视双基,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也谈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 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浅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备课
    • 放开手中的线——注重技巧 创新课堂
    • 不可忽视的两用语境成语
    • 浅谈心理调控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运用
    • 关于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意见
    • 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系统的说明
    • 关于说课理论的探讨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