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浅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备课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13

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

——浅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备课

萧山衙前初中  何卫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备课、上课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形式,代之以全新的方式方法。笔者在此就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如何备课谈谈自己浅陋的看法: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往往把教师备课狭义的理解为写教案,即备课就是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而这样的备课往往是以教师的阅读感受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我们甚至把教师自己的阅读感受设置为教学目标 ,从而把它们强行灌输给学生,这同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是相冲突的。因而新课程下备课应有新的要求和标准,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   遵循一个前提

传统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过分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而我们在备课时往往忽视了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而是把学生粗暴的理解为接受知识的一种容器,是学习的机器。而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尊重,只有当我们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看成是一个发展的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成功。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把知识硬生生的灌输给学生,这样就是对学生课堂主体性、学生个性的扼杀,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也使我们的学生养成了一种过分的依赖性。

新课程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更加注重了人文性,在教材的编排上也注重了人文性。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单元安排,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五篇文章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第二单元仍然是以人生为主题,但侧重于人生的理想和信念,第三单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决非容器、机器。在备课时,所设计的教学步骤 、教学问题都必须“以人为本”,体现备课内容的人文性。

二、     实践两个观念

在我们的备课中,我们还要实践两个观念,即大语文观念和课堂互动观。

我们语文教师经常在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口头禅,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这样的想法只能是空想,而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真正实现这一想法的舞台。这实质上也是张孝纯老师所提倡的大语文教学观。在新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综合性学习,这一个环节的设置,就体现了老师所提倡的大语文教学观。如第一单元“这就是我”的活动,完全不同于以前我们教学中单纯的要求学生写一篇自我介绍的文章,而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其他的五个综合性学习也是同样。同时我们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特别是在现代这个信息十分发达的时代,学生在很多社会实践中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在备课中,我们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教学参考书,而应该让自己的视野开阔一点,多给学生一些生活中的鲜活的语文例子。在备课中,应该留出一定的空白让学生交流生活中的语文,从而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是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新课程的出现改变了教师以前不顾学生反应只顾自己满堂灌的陋习。新课程的理念是一个平凡的老师,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和学生的心灵相融,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无论是在设计教学环节还是在教学问题的设置上,都应该有充分的师生互动的内容,如果教师在备课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那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将仍然走满堂灌和满堂问的老路。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恰恰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因而在教学的设计上应该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走“自主、合作、探究”的道路。如在《观沧海》一文的教学设计中,我课前要求学生了解曹操这一个人物,在学习文章以后,要求几个学生一起合作,通过查阅一些资料,完成一篇《我眼中的曹操》的文章,学生既有自主的学习,又有合作的思想,同时也品尝到了探究的快乐。

三、处理三组关系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时间多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备课的投入可以减少了,笔者以为恰恰相反,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投入的时间是增加了,以往备课中所说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参”三要素,是一个也不能少,而且要很好的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教材和教参一旦确定,就相对稳定,而学生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发展的人,所以“备学生”就显得犹为重要。新课标下的备课可以用“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来概括。“台”笔者以为就是师生所共同拥有的教材,而“搭台”就是教师要通过教材这个媒介洞悉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建构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情境,以便有效的组织学生唱戏。所以在备课时,教师应认真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和教材这三对关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一桥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在教学环节的设置、课堂组织方式的确立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搞生搬硬套的牵引,也不是将学生一步一步带进教师所预先设置的陷阱。如笔者在备《山中访友》一文时。笔者以为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就要通过文章去激发学生那种热爱自然、感悟自然的感情,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的处理是在熟悉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去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要求学生就校园中的某一景物与其进行一次对话,并把它写下来。

四、     实现四个转变

在新课标下,应该实现四个转变,即变写教案为备课,转变教师角色,变讲堂为学堂,变简单提问为牵引。

笔者在前文已讲到传统的备课就是简单的写教案,是狭义的备课。在新课标下,教师的备课就是为教学准备的过程,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该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教师应该是以自己所有的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过程的预设。如在设计《行道树》一文时,我设计了如何理解“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这样一个问题,在设想中从环境的污染和人们的态度上去理解此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 中也收到了不小的效果,因而可以得知,只有在很好的了解学生知识储备的情况下,教师才可以设计出真正适合学生心理的问题,才能让学生真正有话可说。

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所以在新课标下的备课,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教材,以一个学生的眼光是阅读教材,分析教材,审视教材,这样的备课才能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如还是《行道树》一文中,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发现文章有“但我们仍然固执的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中的“固执”一词,从学生的角度很难理解,所以在设计时,就把它作为一个教学难点 来对待,而在后来的教学过程 中,学生确实对这一个词语提出了看法,认为它是用错了。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我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提示,能不能从自身和他人的角度来理解对自己的评价,是不是有一种谦虚的成分在里面,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一个词语。

新课标认为,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同时时代的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一点,信息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是非常的广泛,学生完全有可能获得比教师更多的知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教学问题应该是多一些开放,少一些封闭,真正把讲堂变为学堂。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达到师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语文是一门比较模糊的学科,而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由满堂灌转变到了满堂问,两者都强调了答案的统一性、标准性。这样的课堂模式严重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张扬,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体现。在新课标下,我们应该坚决摒弃这样的教学模式,笔者以为首先应该从教师的备课开始,我们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开放的,对学生的回答也应该是开放的,不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于学生有失偏颇的答案也应该想想是否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对于原则上的问题当然是应该予以纠正的。总之,在课堂提问上,教师应该多引导,笔者以为,新课程下的教学问题的答案,应该是没有标准的,但可以有一个最佳的答案。

五、   备全五要素

备课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又一次提高,在备课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增长其他的知识。一次完整的备课,笔者以为要备全以下五个方面:

一要备好课标。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明灯,教师在备课之前应该认真的理解课程标准,为自己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找到坚实的基础。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理解“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那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 中就不可能真正去关注学生,必定还将是走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理解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 中必定还是满堂灌或满堂问;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理解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必定还是满口的师道尊严。

二要备好教材。虽然新课程要求课堂是互动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可以脱离教材海阔天空的胡扯,还是要走进文本,以文本为依据。我们的备课还是应该以教材为支点,走出教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去学语文,借教材这个点深入生活这个面。因而教师还必须要吃透教材,才有可能从教材联系到生活,难以想象一个在备课时不能吃透教材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借助教材带着学生走进生活。

三是要备好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要尊重学生的权利,给予他们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因而教师在备课中,所设置的教学环节、教学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因素,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特别是在 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学生。

四要备好教师本身。新课程的教学,除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外,也要注意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备课时,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效的利用好教材,在备课、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同时也要转变好自己的角色,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教师已经不是完全领先于学生了,有时我们教师要向我们的学生学习了,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自己也是在学习,而不是单纯的“教授”。

五要备好环境。新课程中,教师的身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道,而应该是师生交流中的首席,但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因而在备课时应该考虑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在环境中的地位,如不能总是高高的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在运用多媒体时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总之,在新课标下的备课,要把过去备课中只关注具体课文的肢解和知识的填塞转变为关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应该是一种开放、合作、发散的备课。只有有了这样的备课,我们才能在实际教学中真正贯彻新课标,真正把新课程落到实处。

 

    更多精彩文章

    • 语文教学 朗读先行——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
    • 对新课程实验中评价方式的初探--------------浅谈评价的激励作用
    •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的几点认识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交换”合作学习和“激励竞争”机制的应用
    • 浅谈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 浅谈中学生口语训练的途径
    • 浅谈初中语文新课改后课堂教学方法---------合作阅读和思维激发
    •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 不可忽视的两用语境成语
    • 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系统的说明
    • 浅谈心理调控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运用
    • 关于说课理论的探讨
    • 关于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意见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