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极理论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6-24

生长极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F.Perroiix)于 1950 年提出,后经赫希曼、鲍得维尔(J·Boudeville)、汉森(M.Hansen)等学者进一步发展。这一理论受到区域经济学家、区域规划师及决策者的普遍重视,不仅被认为是区域发展分析的理论基础,而且被认为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根据普劳克斯的观点,生长极是否存在决定于有无发动型工业。
     所谓发动型工业就是能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部门。一组发动型工业聚集在地理空间上的某一地区,则该地区透过极化(Polarization)和扩散(Spread)过程,形成生长极,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和快速的经济发展。这种发动型工业应该是产品增长率特别高,与其它产业的关系特别密切,产品有全国性或世界性市场,产品增殖效果好,市场对该产品需求的弹性高,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随着发动型工业的生产发展和规模扩大,于是,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随之下降。
     由于发动型工业与其他产业关系密切,发动型工业的产品大部分用于发展与其有垂直关联的工业,因此当发动型工业成本下降时,关联工业成本也下降,加速了关联工业的发展。为了节省运费,关联工业必然向发动型工业所在地集中,以便获得空间集聚效益。通过上述过程,生长极逐渐形成和发展。普劳克斯含糊地提到生长极的空间集聚,但没有重视生长极的空间度量。后来赫希曼首先将空间度量引进到生长极的概念中。他指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每一地区,但是,一旦经济在某一地区得到发展,产生了主导工业(Master Industry)或发动型工业时,则该地区就必然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经济发展进一步集中在该地区,该地区必然成为一种核心区域(CoreRegion),而每一核心区均有一影响区(Zone of Influence)。
     约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称这种影响区为边缘区(Peripheral Region)。许多学者认为,核心与边缘的关系是一种控制和依赖的关系。初期是核心区的主要机构对边缘的组织有实质性控制,是有组织的依赖。然后是依赖的强化,核心区通过控制效应、咨询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关联效应以及生产效应等强化对边缘的控制。第三是边缘获得效果的阶段,革新由核心区传播到边缘,核心与边缘间的交易、咨询、知识等交流增加,促进边缘发展。随着扩散作用加强,边缘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较高层次的核心,甚至可能取代核心区。核心与边缘间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前者主要是核心向更高层次核心的联系和从边缘区得到原料等。后者是核心向边缘提供商品、信息、技术等。通过两种联系,发展核心,带动边缘。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核心对边缘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一种是负效果,由于核心自身的利益,使边缘的劳动力、资金等流入核心区,剥夺了边缘某些发展机会,这时以前向联系为主,是极化作用的结果。第二种为正效果,核心发展所得利益扩散到边缘,使边缘农产品及原料的销售量增加,就业机会扩大,次极核心发展等。这时后向联系明显,是扩散作用的结果。

    更多精彩文章

    •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 对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解释
    •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 自然环境与城市土地利用
    • 我国城市的住宅问题
    • 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 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