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和能(2)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3-14

本章教材多处采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通过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把教学内容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这样的教材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章教材又特别注重物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它不仅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还关注学生可能的生活。比如,在动手动脑中分别设计了对各种运输工具的经济性做出评估、对人体摄入能量的科学性的调查等等这些内容的安排,体现了教材特别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在比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过程。

总之,这样设置教学内容,不仅密切了物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的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再停滞不前,而是慢慢深入,由表及里,挖掘其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升华自己的生命。

(二)重视科学探究,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本章的内容的选择和编写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验和描述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新教材专门安排了“探究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使学生通过探究弄清改变物体内能可以有多种方式。以往教材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热量的公式要求较高,都达到了“理解”水平层次,而对学生的体验性目标要求较低,只要求进行演示实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而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大多数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所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变为“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这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从知识的角度来看,标准降低了要求,只要求“了解”比热容的概念,但增加了体验性目标,即必须让学生通过实验,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发现并了解比热容这一物质热学属性,学会从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第二,降低了单纯应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的要求,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和乱套公式的现象,而强调了物理知识的应用及其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求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新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特别强调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烧水的经验,来讨论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水温升高的多少的关系,学生比较容易得出定性的结论。然后安排学生自己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来得出比热容的概念。分子动理论属于微观领域,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学生对于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课程标准》将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在过程与方法、知识的实际应用方面提高了要求,一是增加了体验性目标水平层次,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自己通过从宏观现象的观察、实验,经过分析、推理、获得微观的结论,从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二是增加了知识的实际应用方面的目标,强调“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针对这部分内容要求的变化,新教材也增加了相应的练习和习题。如,分别在冷水和热水杯中放入糖块,经过相同的时间后,品尝杯中的水,哪一个更甜?为什么? 用细线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这一变化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新理念,有利于更好地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更多精彩文章

  • 教材帮初中物理7大学习方法
  • 机械能
  • 压强和浮力
  • 力和机械
  • 运动和力
  • 不倒翁原理是什么,不倒翁原理分析
  • 托里拆利实验是什么,托里拆利实验过程详解
  • 回路是什么意思,一次二次回路的区别
  • 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提纲,期末考试必备
  • 弹簧测力计估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