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文言文(5)

来源:学拼音发布时间:2011-09-23



  异读,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以上的读音。异读有多种情况,有时因义不同而异读,如“属”,在“衡少善属文”(《张衡传》)中读zhǔ,是“隶属,管理”的意思。有时因词性不同而异读,如“衣”,作为名词,读音是yī,当它活用作动词时,要改读作yì(“皆衣yì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

  有时因通假而异读,也就是假借字要读本字的读音。如“君子生非异也”(《劝学》),“生”通“性”,要读“xìng”而不读“shēng”。有时因是专有名词而异读,包括人名、地名、官职名、乐曲名等。如“周景王之无射也”(《石钟山记》)无射,读wúyì,而不读wúshè。“可汗大点兵”(《木兰辞》),可汗,读kèhàn,而不读kěhàn。

  下面谈一谈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得多,《考试说明》又明确指出“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应该说比实词好掌握。但文言虚词同现代汉语的虚词相比,要比文言实词同现代汉语的实词相比的差距大。文言虚词中,几乎没有一个词是古今完全相同的,而且用法复杂,使用频率还颇高。所以在用大功夫学习实词的同时,也不可忽视虚词的学习。

  文言虚词的知识,除散见于各篇课文书下注释和文后练习外,已在高中语文课本古文单元知识和训练中作了系统介绍,结合课文文句的学习就能掌握。因为文言虚词数量有限,也可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记忆。需要提醒的是:①文言虚词也存在容易与现代汉语中的同形词混淆的问题。如文言文中的“所以”边用,常常是“所”和“以”两个单音虚词,不能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同解。还有“于是”、“至于”,也常常是介词“于”和代词“是”的连用、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其意义绝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连词“于是”和“至于”。②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更多,情况更复杂,甚至在同一语段中使用同一虚词,词性也相同,含义却各异。如《察今》中有这样一段话:“人问其<1>故。曰:‘此其<2>父善游。’其<3>父虽善游,其<4>子岂遽善游哉?”这段话中,用了四个“其”,都是第三人称代词,如果笼统地译为“他”就会指代不明,因为它们指代对象不同,第<1>个指代“抱婴儿的人”(前文有交待),第<2>个指代“婴儿”,第<3>个指代“婴儿”,第<4>个指代婴儿的父亲。③注意文言中的兼词。所谓兼词,是指古汉语的合音兼义词。从语音上讲,是由两个(或三个)字音合成的一个音节;从词义上讲,是指一个词包含有两个词的意义。如“盍”、“焉”、“诸”、“叵”等有时“兼义”,要分别讲为“何不”、“于其间(于之)”、“之于(或‘之乎’)”、“不可”。④同一个意义,可以用多个语词表达。如第二人称代词“你”,在文言文中有多个词来表示,请看下列例句:

  1、三岁贯女(《硕鼠》)

  2、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记》)

  5、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淆之战》)

  这五个句子中的:“女”、“汝”、“若”、“而”、“尔”都是第二人称代词“你”。

  《考试说明》要求中学生了解常驻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哪些算是常见的?共多少个?没有具体阐释。有人对出现在中学课本上的文言虚词作过统计,共240个左右,重复出现10次以上的83个,其中最常用而又必须掌握的有40个,这40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矣、自、乃、然、已、故、乎、亦、如、是、若、将、相、焉、且、请、遂、因、虽、或、夫、及、固、莫、诸、哉、即、耳、既。这40个常用虚词中,又有25个在中学教材中使用频率最高,又有一定难度,应该逐个研究掌握。这25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自、然、是、焉、且、请、遂、因、或、夫、莫、诸、即。

更多精彩文章

  • 高中生在家学习语文
  • 高中数学学习经验小结
  • 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
  • 不能独立思考,学习不好
  • 关于文综的学习方法
  • 调整学习心态的关键是要有信心
  • 加强党性修养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 一位高中生的中国梦学习心得
  • 学习心得体会格式范文3篇
  •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心得
  • 让每一分钟都产生学习效益
  • 学习英语不要陷入怪圈
  • 英语满分女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 北大清华保送生谈经验 兴趣化学习成效最大
  • 语文学习的十条规律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