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的中坚力量——化学家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9-26

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本质上是国际性的。科学家一直把科学的交流与传播作为自身的责任。即使在极其原始的时代,爱好科学的人们就愿意向别的部落或民族学习。各历史阶段的文化的广泛传播说明科学家作为文化联系的工具是多么有力。“以后,当天然的障碍把各种文明分隔开来的时候或者当宗教或民族仇恨把文明世界分裂成敌对阵营的时候,科学家和商人就竞相去打破这些障碍。”①近代化学文化确立之后,随着社会环境的进一步宽松和交流方式的不断增多,化学家之间的联系愈来愈频繁。由此,化学家对于本文化传播交流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当时的欧洲,化学家坚信,化学是没有国界的。因此,一个国家化学领域的理论成果能够被迅速传播到另一个国家,受到科学的评价或导致工业上的应用。而工业上的应用也会立即被其他国家所仿效,并给整个欧洲化学界提出新的课题。迅速的交流与传播,可以说是欧洲化学文化得以齐头并进、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化学家的作用也在后来近代西方化学文化东渐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西方化学家游学中国,将一些西方典范带进来,并在中国产生一批相应的化学家或译介者,是传播过程的两个关节点。20世纪初,中国化学家开始独立著作化学教科书。1906年科学仪器馆出版虞辉祖著《理化教程书》。1912年,商务馆亦出版王季烈编《化学》,以及其它几十种化学方面的书籍。这些化学典籍的著译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化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创立了迄今仍然沿用的化学物质命名法和概念系统,为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化学家的“角色重演”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意义也极重大。中国上世纪派往西方的留学生,正是在欧洲或美国化学家的实验室里接受了耐心的指教,掌握了从事化学研究所需的技术规范、社会规范和心理情态。回国后,这批化学家悉心执教,广收贤徒,使更多的一代新人茁壮成长,从而促进了中国化学的崛起。即使在今天,世界范围内的化学文化分布仍极不平衡,化学中心与边陲地带的差距,期待更多的文化使者去缩小、填补。化学家在这一文化传播过程中,理应当仁不让,发挥骨干作用。

    更多精彩文章

    • 传播过程的自发性
    • 化学教育的传播
    • 化学家队伍的形成
    • 第二代化学家的培养
    • “史立曼”的化学传播
    • 英国化学家的移入
    • 化学家的历史责任
    • 化学家的社会化
    • 传播的教育手段
    • 传播的历史回顾
    • 丰富的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 化学的社会文化结构模式
    • 太阳系的化学组成
    • 化学发展内外因素的契合机制
    • 对人类主流文化的贡献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