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语文教育的灵魂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13

               

                 作者: hfhhjj

关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育者们往往产生许多意见分歧,但现在普遍的观点是承认二者的统一。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二位一体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任何一方。传统的语文教育对工具性的过分关注,导致了语文成为脱离了的内在品质而存在的一个毫无灵性的物质外客,使得语文教育不仅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相反却成了学生沉重的负荷。现在,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当然也不能否定语文的工具作用,语文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语言具有表情达意和传承人类文化信息这些功能上,否定其工具性,就不只是丧失了语文的本质,也势必导致人文性的无所依托。我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事物的外在与内在的关系,二者虽统一于一体,不可分割,但在决定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其作用是有主次之分的。根据马克思主义 哲学内在为主导,外因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这一理论,语文的人文性显然应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对语文教育来说,人文性就是灵魂,只有抓住人文性这一灵魂,语文教育才能活起来,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才能真正显示其价值。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论述。

一、              语文文本。语文教育离不开文本,而任何优秀的文本都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打开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第一课就是《为你打开一扇门》,这是一扇文学之门, 就是要引领学生进入文学的天地。那里有血有泪,有欢乐有辛酸,有坚强有怯懦,有成功和失败,有光荣和屈辱……那里是浓缩了的人的世界,那里是对真善美的弘扬,是对假恶丑的鞭挞。接着,展示充满生气的青少年生活,描绘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和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歌颂了人类活泼的天性,民族文化的丰富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美好,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以及对环境的珍惜。几篇科学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先贤伟大的科学精神,卓越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最后,又把学生从现实生活引入想象世界,那里蕴涵着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向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第一、二两个单元选文涉及的是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话题。《生命 生命》是对生命的呼唤,表达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紫藤萝瀑布》更是以紫藤萝的再度繁华告诉人们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启迪人们勇敢抛却昨天的不幸,永远以饱满的生命力拥抱美好的人生;《走一步,再走一步》以及《人生寓言》(节选)凝聚了人们对目标和美好境界追寻的智慧。《理想》大赞理想的意义,《我的信念》以科学家的实例激励同学们树立崇高的理想,《行道树》则以象征的手法寄寓着一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和苦乐观。第五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无论《风筝》《羚羊木雕》描绘的家人冲突,还是《散步》〈〈咏雪〉〉呈现的和美温馨,都可引发学生领悟如何建立家人之间乃至与社会人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总之,优秀的语文文本总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通过主体,为了主体,在主体间进行的一种精神交流和对话,关注的是整个人生世界的意义”。因此,语文教育在对文本使用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其人文教育的作用,努力通过教师、文本、学生三者间的对话达到使学生人文素养逐步提升的效果,这是语文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语言学习。语言学习是体现语文工具性的主要内容。语言学习是包括对字、词、句、篇章结构、逻辑修辞的认知和运用。这看起来与人文性并无关联,其实不然。首先,语文文本中字词的使用,句式的选择,篇章结构安排以及各种修辞都是与作者的人文品质紧密相连的,即所谓内容(人文品质)决定形式(语言)。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写到“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而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意思就是指藏在作者内心的情和理决定了表现于外在的语言、笔调、韵律等。同时刘勰还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贾谊年少才高,有远大抱负理想,敢于议论时政,人品俊发,因而文章洁净清朗;司马相如傲诞慢世,越礼自放,因而文章“理侈而辞溢”……人们常说“文无定法”,实际上就是人品的千差万别,人品决定文品,文章自然也就千差万别了。这里并非否定语言本身规律,而是说,就具体文章来说,其语言的使用及组合安排是受约于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人文品质的。

其次,研习各种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技巧必须重视语言的人文内涵。教育家魏书生谈到自己的教学体会时说:“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它们大多是作者蘸着心血泪水写成的,许多记叙文、人物传记也无不浸透着作者深沉的感情。如果教这些文章,只是讲词句篇,涉及作品所表露的思想感情时,也只是概念化的讲解,那么学生便会感到兴味索然,越来越感到学不下去。”他还把政治课和语文课作比较,认为二者都幼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功能和任务。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后者则多从形象思维的角度,让学生感觉到真善美的形象,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向往之,追求之,并指出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的。这里老师所强调的就是语文教育必须抓住文本的人文内涵——真善美,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同时,也肯定了研习语言的重要作用,所谓从“形象思维的角度”就是指引导学生领会文章字、词、句、篇所蕴涵的形象意义,即在语言中找形象,在形象中学语言。他所明确反对的就是只从语言角度学语言,或虽语言角度谈人文,但把人文放在语言的从属地位的做法,而且明确表示“我坚决摒弃了这种做法”。洪宗礼老师在谈到教材编写原则时说要做到“手中有书,目中有人”,我认为语文教育也同样要做到“目中有人”,只有“目中有人”了,才谈得上领悟书中语言的奥秘。所谓“目中有人”的“人”,既是指学生这个“实体”,也应是指“人性”、“人品”、“人文内涵”。魏书生老师在谈到语文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时说:搞好语文教育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我觉得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德育,从广泛意义上讲不就是人文品质吗?其中“寓”字,许多人也许认为“包含而已”,属于“部分”,不占主导地位;结合多年教学的体会,我理解的“寓”字,则除了有“包含”语义外,还有“深入内在主导”的意思。说到这里,也许有人提醒我们有过德育至上损害了语文教育的历史,但那时是脱离了文本的空洞说教,不可能取得真正的实效。在语文教育中,真正有效的德育(人文教育)是不可能脱离语言这个物质外客的,只会利用它并使之因不断参与真正有效的德育过程而变得更加生动和活跃。我们也可从播音专家张颂的话中受到启发,他说:“不从内心依据出发去研究语言发动的全过程,就不能揭示朗读的真切奥秘,也就不能说是认识了朗读的真谛。”把这句话中两个“朗读”改为“语言”完全讲得通。语文阅读中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必须从内心依据出发,也就是必须扣住文本语言的人文内涵,结合读者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真正体会语言的妙处并从而不断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三、              教学策略。从语文教学策略的角度来说,语文教育必须抓住人文性这一灵魂,才能使语文工具性、人文性达到统一的境界。

(一)单元眺望。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多是主题单元。教师要能对单元主题所蕴涵的人文品质全面深刻地把握,并能在单元教学之前引领学生构建一个较高的人文思想平台。用天津市著名语文教师王根造老师的话说就是占领认识自我、人生、自然及社会的制高点,这样就能“一览众山小”。比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教师要能纵观全局,全面把握单元人文精髓——生命与理想,同时深刻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理想的追求,而追求人生理想起码包含四个要义,即坚定的信念、伟大的智慧、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苦乐观。这样,学生就能登高望远,有利于他们对单元内每篇文章内涵的理解和体会。教师可适量介绍一些深刻而又新颖有趣的文章,帮助同学们认识某种人文品质的内涵,使学生真正站到一定的理想高度。有人认为,中学低年级学生缺乏理性思维能力,这些道理他们很难体会。其实,让学生懂得道理并不完全依赖于理性的抽象思维,再说,只要引导得法,理性思维能力总是可以得到培养的。卡尔·维特说:“不要总以为孩子小就不懂道理。”实际上,孩子从一懂事起就可以逐步地使之接受一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道理,更别说中学生了。

(二)设境激情。教学具体的文章,教师必须能够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受到情感到情感的激荡。结合文本讲述真实的故事是激发学生内在情绪的最有效手段。当学生通过换位有了“身临其境”之感的时候,学生的情感态度乃至人生价值观都必将受到文本的感染、激活和提升。在此基础上,加强诵读,进一步体会其人文内涵。“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在诵读过程中,用心的学生自然会对文本的人文内涵把握得愈加深刻。

(三)品味语言。洪宗礼老师说:“在知情义结合的语境中,在联系生活的过程中,获得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单元教学前的对某种人文品质的整体认知,由教学过程 中的联系生活故事以及反复诵读的感情激发,品味语言、学习语言的技能必然是事半功倍的。姚期和霍拉斯的理论给阅读教学的启发是:学生是文本的消费主体,阅读的过程不仅是接收,更重要的是参与创造;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审美趣味、直觉能力去积极参与文本的在创造,去感受作者的社会人生“心理体验”,去“研究”那些“未定性”的层面,去“填充”那些“空白”,实现学生经验与文本的融合,最终产生个性化层面的文本意义,从而完成文本消费。这里的“学生经验与文本的融合”,实质就是学生人文素养与文本人文内涵的融合,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在教师引导帮助下与作者实行充分的人文对话,才能最终获得对文本语言的深切把握。语言作为人类使用的特殊工具,自产生以来,它就融入了人类的智慧、品德和对真善美的向往追求,它从来就不是机械的东西,可以说,语言是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它是一种具有灵魂的工具,始终是鲜活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我们对语言的学习总是习惯使用“品味”,原因即在于此。

(四)个性化写作。所谓个性化写作,就是尊重学生不同个性,教师引导其健康发展,既弘扬其个性,又使之现在和将来能最有效地发挥其个性的价值,并在其培养过程中,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从而付诸写作的实践,养成写作的习惯,进而使学生形成通过写作进行自我发现、自我反省、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这些终身受用的能力。

个性是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在的人文品质的外在反映,它不断影响外界,也不断受着外界的影响,它可以泯灭,也可以弘扬,更可以改变。成功的语文教育和作文教育必然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能引导其健康发展。教育家魏书生在谈写作时,很少讲到作文的技能技法,而是一次次强调:把作文教学和雕塑学生的心灵结合起来,就能收到一篇篇情真词切的充满新意的文章,可以说作文的源头活水就是雕塑学生的心灵。有人说,魏书生对学生心灵的“雕塑”是泯灭学生的个性,这是错误的理解。提倡个性化写作,决不是搞任性写作。“雕塑”本来就是一种艺术,它既要创作出全新的“产品”,又要保持被雕塑者原有的本色,因为只有这样的雕塑才能具有永不枯竭的艺术魅力。对学生心灵不失本色的雕塑,使他们心灵能够永远朝向美好的事物,永远闪耀着生动的光芒,这就给学生的成长铸就了一对坚不可摧的翅膀,也给学生的作文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试想,没有对学生心灵的雕塑,没有对学生优秀的人文品质的培养,没有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自我发现、反省、激励和教育的良好习惯,一句话,没有学生充满活力的个性参与,单凭所谓作文技巧去指导学生作文,岂不真是莫名其妙,糊涂荒唐?除非硬把“新八股”评成好作文,把“胡言乱语”说成个性化创作!

综上所述,无论从语文教育的观念,还是从语文教育的文本及实践来看,语文教育都必须高举人文的旗帜,这是真正能使语文发挥宣传教化及人际交流、文化传承等功能的关键。

参考书目: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万福、于建福主编   中国和平出版社

《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      魏书生著               沈阳出版社

《初中语文培训手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向心式”作文辅导与训练》王根造主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卡尔·维特的教育》                               京华出版社

  《文心雕龙解说》         祖保全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更多精彩文章

    • 作为人文的语文教育
    • 语文教育的迷误——访钱理群教授
    • 一个女大学生的丑恶灵魂和一个真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 中国语文教育有问题!
    •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 韩寒对语文教育的想法
    • 注重七年级语文人文素养的教学渗透
    • 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意识
    • 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
    • 步入人文 走进生活
    • 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系统的说明
    • 关于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意见
    • 关于说课理论的探讨
    • 不可忽视的两用语境成语
    • 浅谈心理调控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运用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