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军机处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5-17

北京故宫,在隆宗门内高大宫墙的下面,有几间低矮而普通的瓦房,原是清代权势煊赫的全国政治中枢——军机处的所在地。军机处是封建专制皇权步步加强的产物。谈起它,首先使人想到我国古代的宰相和内阁制度。宰相的设置,始于春秋、战国年代。秦汉仍沿袭此制。宰相上对皇帝负责,下为“百官之长”,权力相当之大。不过历代宰相的职权范围和对他们的具体称谓,是不同的。君权、相权间也屡有权势之争,总的趋势是君权日张,相权日消。
     朱元境建立明朝后,开始还用宰相辅佐,但他权势欲重,猜忌心强,废除了历史上沿用了一千八九百年的宰相制度。只挑选些有才学的官员到内廷办事,称“殿阁大学士”。朱元璋死后,“内阁”成了正式的政府机构,大学十也渐渐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不过“内阁”的地位比往日的年相终究逊色一筹,宰相有定员定制,是法定最高政务长官,统管六部;内阁则无定员定制,是皇帝的“顾问”和“助手”,不统领六部,职权大小随皇帝的意见而定。内阁代替宰相,标志专制主义皇权进一步强化。
     清王朝一切制度大体沿袭明代而又有所变动,内阁在名义上仍是最高政治机构,大学士的地位很高,为正一品,但实权都远不如明代了。顺治时,由皇帝指派亲王、八旗旗主等满族组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重大机密事务,权力远在内阁之上。康熙时,因“议政王大臣会议”分散了皇权,成员又都是贵胄世爵,不谙政事,便刻意削弱它的职权,这时,随着全国统一局面的形成,最高统治集团内的权力角逐,日渐激化,康熙末年更爆发了一场争夺王位的大搏斗。到了雍正帝执政的时候,为了巩固统治,便进一步扩大和强化皇权。
     这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军报紧急频繁,必须迅速而缜密地处理。可是,内阁距宫禁太远,往来不便;那里耳目又多,易于泄密,因此雍正八年(1730 年)便在宫内隆宗门附近建板屋数间,称军需房,办理机密事务,后来又改名为军机房、军机处。

更多精彩文章

  • 日本天皇秘闻
  • 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
  • 古代的儒商
  • 崇锁自缢始末
  • 尚立宝剑
  • 清代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 清代男子的辫发
  • 清代官员衣着
  • 清代的“兵”和“勇”
  • 清代的爵位
  • 清初“太后下嫁”是否确有其事?
  • 耶稣诞生的传说
  • 古希腊罗马羊皮纸典籍是如何保存和流传下来的?
  • 南宋真假公主之谜
  • 永泰公主之死与武则天有关吗?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