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3-14

课程标准的要求

1. 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 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3. 能通过具体事例, 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4. 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5. 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6. 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九年级第十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最后一章。本文将沿着物理学体系的脉络对教材的特点进行剖析并对实际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一、本章在《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

1. 在《课程标准》中,与本章内容有关的目标有9条。其中与本章有直接关系的7条,按其内容特点可分为四种类型:

(1)现象型目标: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2)规律型目标: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3)人文型目标: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4)意识型目标: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其中“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既是现象型目标又是人文型目标。

还有两条是在《第十五章热和能》中学习的,在本章中起重要的基础与工具作用的。

有用能量转化和守恒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通过能量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2. 本章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可见,从《课程标准》来看,本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对能源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其他目标都是为了这一终极目标服务的。这一终极目标又为学生形成对包括社会问题在内的各方面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奠定了基础。

二、本章的教材的内容

本章教材的编写,可以分为5个部分:

1. 引入:由章首语──太阳膜拜引入,并提出阅读指导作为自学提纲,并使学生对本章知识有一个大致的、整体性的了解。

2. 能源家族:介绍能源的几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常见的能源。并通过STS栏目将能源科学与社会、经济、战争等问题结合起来。从而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引出打下伏笔。

3. 介绍能源家族中的两种新能源。对这两种能源的介绍都是按照如下的顺序:物质(物体)的结构──能源的形成──能源的利用──能源的优缺点──能源与社会。从而为能源的可持续提供了典型实例。

更多精彩文章

  • 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 热门物理神话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