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3)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1-06-20

这些组织在参与记忆时表现出来的效果不能归功于“逐渐消失的痕迹”:如果知觉连续的信息单元意味着激活属于同一系统的反应,那么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的产生往往在两次测验之间;在短时记忆的条件下,也可以发现一般记忆的经验规律(特别是相似性方面)和抑制过程。这些事实表明,两种形式的记忆都可能在这些条件下运作:刺激呈现后几秒钟的正确回忆反应更可能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记忆,并主要取决于负责短时回忆反应的衰退过程,尤其是当组织条件不够理想,信息呈现后的间隔时间非常短的时候。6.结论:短时记忆和知觉——根据沃和诺曼(Waugh etNorman,1965)。的表述,盎格鲁—撒克逊心理学家使用“回音箱”(echobox)术语来描述短时记忆。这一形象化的表达方式着重强调短时记忆和再现依赖于知觉。上述许多实验表明,这种依赖关系是如此地紧密,以致有理由设问:这种“记忆”在何种程度上表现出短暂而易变的、在刺激呈现时引起和维持主体的知觉活动的“编码”。当然,问题是复杂的,给出确定的答案还为时过早。但支持这种假设的事实还是有的。例如,听写磁带录音机以五秒间隔读出的字母,当磁带上有白噪音,字母难以分辨时,听写就会出现很多错误。
     但是,错误很有规律,也就是说,被试以为听到的“错误”字母并不是任意一个字母,而是结构和构成方面的语音特征与呈现字母相似的一个字母(Conrad,1962,1964)。值得指出的是:在瞬时记忆的情况下,以视觉方式呈现6个字母的序列(速度:每隔 3/4 秒呈现一个字母),被试的再现错误同样是听觉性质的,与听写时犯的错误相同。这一效应得到了自康拉德最初研究以来的许多实验的证实,并由此假设视觉信息通过“无声”记录以听觉方式编码,再现错误也对应于“编码”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而聋哑人的三时记忆不包含这种类型的错误,这是一个反证(Conrad et Rush,1965)有一点须着重指出:语音-听觉相似性混淆持续的时间很短,主要是短时记忆的特征,在长时记忆中是不存在的。这些理由导致了与布罗德班特的假设不相同的另一种解释:词语“信息”潜在地包含了属于不同分析层次的多方面特征,诸如语义的、分类的和逻辑的特征。语音分析(音符类别)是理解信息不可缺少的。主管语音分析的系统具有“回音”特点,凭借“心理重复”来促进瞬时记忆的恢复。相反,长时记忆的再现仅仅依靠最完善的组织(语义和逻辑的),信息“回音”的消失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从这个观点看,不需要再假设与信息处理系统相分离的短时或长时“储存”系统。只须承认,记忆必然地联系于信息处理系统,记忆活动只是信息处理系统活动的表现。只有当主体所面临的环境条件不允许他利用最高级的组织系统时,记忆才有可能是“短时的”。

更多精彩文章

  • 提升记忆力高效学习数学知识
  • 提升记忆力的六大技巧
  • 国际象棋提升记忆力
  • 只要4个小习惯就能提升记忆力
  • 老是丢三落四的 该如何提升记忆力呢
  • 高效记忆—提升记忆力的7个习惯
  • 提升记忆力的最佳方案
  • 有效的三个提升记忆力的怪招
  • 如何让孩子不知不觉中提升记忆力
  • 老人读完一本关于如何增强记忆力的书
  •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 提升记忆力的六大技巧
  • 多练快步走提高记忆力
  • 老人读完一本关于如何增强记忆力的书
  • 老是丢三落四的 该如何提升记忆力呢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