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8)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3-14

遵照以上精神,教材在“做一做”栏目中多次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例如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用计算机绘制v?t图象”、第四章第五节“用传感器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等。从全国范围看,这项工作刚刚起步,各个厂家的产品型号、使用方法不尽相同。因此,教材只介绍基本原理,不涉及具体的操作,主要目的是指出某某实验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改进的可能性,指出技术方向,而具体的实验安排还要教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再创造。这方面的内容不作为对全体学生的要求。

3.关于加强学生的活动和教学的交互性的考虑

我们认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教改的一大任务。“改变学习方式”的核心是让学生不做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这里说的探索当然包括常说的科学探究,但不限于此,学生的活动也不限于实验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主动地动脑、动手,产生疑问、进行思考、动手操作、讨论,等等。

从教材中可以看出,“演示”栏目和“实验”栏目里只写用什么器材、进行什么操作、注意观察什么,而几乎都没有把实验的现象写出来,更不写由此得出的结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练习观察,并从观察中自己得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观察与推理的能力,而且会逐渐形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不做思想的懒汉。

教材中有“思考与讨论”栏目,它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学中千万不要为了赶进度而用一两句话把结论告诉学生。例如,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的“思考与讨论”要求学生从一个实例出发思考矢量相加的法则,学生可能不大容易说出完整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没关系,说不出来也不必告诉他们,学生只要结合实例认真考虑了,即使说不出来,也一定能够有所领悟。在教材的安排上,这时还不要求学习矢量相加的法则,这个法则要在以后接触更多的矢量之后才正式学习,但这里的思考会埋下一颗种子,到适当时刻就会萌发。

再如物理1第一章第五节图1.5-3的思考与讨论,教学目的是介绍v-t图象的倾斜程度与运动加速度的关系,但这里不是由教师正面讲述,而是从一个问题出发,即从直线的倾斜程度出发,进行讨论。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习惯。

4.关于开放性的考虑

教材中“说一说”“做一做”“课题研究”这些栏目大多是开放性的,并没有确定的要求。例如物理1第三章第一节,在学过电磁相互作用后, “说一说”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质子带正电,原子核中的质子应该互相推斥,但它们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可能是什么原因?学生会猜想,可能有一种更强大的力使它们结合在一起,这为强相互作用的引入作了铺垫。但是也可能有的学生知道万有引力,因而认为万有引力使核子结合在一起。这没有关系,可以存疑,可以有模糊认识,学下去问题就解决了。存这样的疑问反而会使后面的学习效果更好。

上面说的例子是对学生个体的学习的开放性。这套教材还注意了学科的开放性,即物理学尽管是成熟的科学,但它仍然不能为一切问题找出答案,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提出了。例如在物理2的最后,关于时间和空间到底是什么,关于黑洞的探索,以及最后的问题:“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哪一种更广泛理论的特殊情形呢?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其目的都不在于让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什么了解,不过是让学生感到,我们不会终极一切真理。

更多精彩文章

  • 自然冷却的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吗
  • 阿基米德原理
  •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液体压强
  • 动能和势能
  • 密 度
  •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多彩的物质世界
  • 热门物理神话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zixuexi.com